见“附邻”(1259页)。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甘孜藏族地区土司衙门官吏。由※吉松二人轮流担任,一年一换。为土司下最高一级官吏。奉土司之命,管理土司领地内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事务。改土归流后,改称“保证”。其公署设在土司官寨内,遇
见“巴尔斯博罗特”(418页)。
清代科布多地区军政长官。乾隆二十六年(1761)置。有参赞大臣、办事大臣各1人。驻科布多(今蒙古国境内科布多)。主管赛音济雅哈图盟左、右两翼、札哈沁、明阿特、阿尔泰乌梁海、阿尔泰诺尔乌梁海、布尔罕河新
傈僳语音译,意为“祭祀鬼神”。旧时傈僳族备供品向亡灵进行祭祀的仪式。祭祀规模比另一种祭祀仪式“尼古”要小,且即使家中无病、无灾也可行祭,如逢年过节或杀猪、羊时,饭前都要向祖先或亲友亡灵进行祭祀。
清官署名。为中枢机关内阁设立的机构。主要职掌蒙、回、藏等文字的释译。设侍读学士2人、侍读2人、中书16人、帖写中书16人,均由蒙古族充任。凡颁发诰敕、敕赐碑文、匾额、武英殿蒙文书签及各体印文等,皆由其
湖泊名。又称达赉诺尔;古代称鸳鸯泊、黑水泊。位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北。长25公里,宽15公里,湖面213平方公里,西深东浅,湖中有岛屿,鸿雁、天鹅等飞禽栖居其上。湖面海拔约1226米。属于苏打型半碱水
珞巴族崩尼部落方言音译,意为“结盟为友”。流行于西藏自治区隆子县以南的珞瑜地区。旧时崩尼、崩如诸部落结盟的一种宗教仪式。结盟可在两部落间进行。首先,两部落的代表协商,达成结盟的协议后,双方定下日期。一
见“都指挥使”(1817页)。
苗族民歌。盛传于贵州东南地区。内容丰富,包括“亲”的含义、由来及如何结亲,神与神结亲,人类结亲等内容。关于人类结亲的过程、演变经历,可连续唱述几天几夜不重复。歌辞还反映了“杂乱婚”(群婚)、“姑舅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