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从胡
汉末曹操征调匈奴丁壮编组的军兵。建安二十一年(216),南匈奴呼厨泉单于入朝于魏,被曹操留于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部众散居并州(治晋阳)六郡,由并州刺史梁习征调匈奴丁壮编为“义从胡”,分配各地驻防、作战,其家属则迁至邺城居住,凡数万口。
汉末曹操征调匈奴丁壮编组的军兵。建安二十一年(216),南匈奴呼厨泉单于入朝于魏,被曹操留于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部众散居并州(治晋阳)六郡,由并州刺史梁习征调匈奴丁壮编为“义从胡”,分配各地驻防、作战,其家属则迁至邺城居住,凡数万口。
?—1659清初武官。蒙古镶蓝旗人。波尔和罗氏。世居巴育特地方。初任副理事官。顺治九年(1652),两遇恩诏,授骑都尉,驻防荆州府(治今湖北江陵)。以把总胡章昂领2000人作乱,率本旗兵击败之。十六年
见“罗布桑纳木札勒”(1424页)。
938—977字世隆,五代宋初边将。党项族。折德扆子。后周时为永安军节度使右职。宋乾德二年(964)父卒,以衙内都指挥使、汾州团练使权知府州事。三年,加府州防御使。开宝二年(969),太祖征太原,诣行
①契丹语音译,亦作藕丝,“宽大”、“广平”等意。辽道宗耶律洪基的宫卫※太和宫契丹语音译为“阿思斡鲁朵”。辽代皇帝冬※捺钵之地广平淀的契丹语音译为“藕丝淀”。 ②见“阿斯”(1197页)。
普米语音译,意为“白人”。云南永胜、丽江、兰坪等县普米族的自称。因以“白额虎”为图腾,故名。参见“普米族”(2291页)。
元明清时期湖广土家族土司。始置于元初,治今湖北恩施县西南。至正十一年(1351),改称忠孝军民府。明洪武四年(1371)十二月,更为长官司,以田墨司为长官。不久复升安抚司。二十三年(1390)因反明被
?—1652清朝将领。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正白旗人。固山额真※武纳格子。初任牛录额真。崇德三年(1638)正月,擢户部承政。七月,改右参政。四年,随皇太极征明,围松山,闻明军自锦州赴援,放弃攻城,论罪。
描写壮族风俗的诗篇。5首。唐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撰;一说明桑悦(字民,江苏常熟人)撰。内容专载柳州壮族风俗习惯:其一写壮族青年男女抛绣球、鸡卜、传木刻;其二写
契丹语。契丹族姓氏之一。《契丹国志·族姓原始》称:“契丹部族,本无姓氏,惟各以所居地名呼之。”开国后,皇族以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出生地著姓,原大贺氏、遥辇氏的契丹人,也以耶律为姓。据《新五代史·契丹传
西汉时匈奴王。※乌珠留若鞮单于子,※稽留昆之同母兄。任匈奴右大且渠。汉哀帝元寿二年(前1年),单于侍子稽留昆自汉还归后,复受遣与妇入侍汉。后还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