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镇厅
旧厅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南部,京包铁路纵贯,南临长城,邻接山西省。明为大同及阳和、天城二卫边外地,嘉靖(1522—1566)后入西土默特蒙古。清康熙十四年(1675),徙察哈尔蒙古之一部居此。雍正十二年(1734)置丰川卫及镇宁所,乾隆十五年(1750)并为厅,管边外官地及察哈尔正黄半旗、正红一旗和附近各札萨克部蒙古民人间交涉事务。
旧厅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南部,京包铁路纵贯,南临长城,邻接山西省。明为大同及阳和、天城二卫边外地,嘉靖(1522—1566)后入西土默特蒙古。清康熙十四年(1675),徙察哈尔蒙古之一部居此。雍正十二年(1734)置丰川卫及镇宁所,乾隆十五年(1750)并为厅,管边外官地及察哈尔正黄半旗、正红一旗和附近各札萨克部蒙古民人间交涉事务。
元边疆地区军政机构。顺帝至元四年(1338)置。隶云南行省。司治阿勒牙邦牙(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缅王蒲甘兵败后于阿瓦地方所筑城)。《元史·顺帝纪》:“先是,世祖既定缅地,以其处云南极边,就立其
①即“月市”(373页)。 ②明代蒙、汉、女真等族的集市贸易。因市期短、规模小、人数少,区别于大型马市和民市,故称小市。包括定期举行的月市、小规模的马市以及不定期临时开设的互市。永乐三年(1405)开
即“糺户”(1276页)。
唐代南诏行政衙署名。为中枢※九爽之一。“爽”相当于中原王朝的“省”或后来的“部”。据《新唐书·南蛮传》载:“禾爽主商贾”,即掌管商业贸易事务,类似近代的商贸部。主官由最高军政大员※清平官、酋望、大军将
见“斡兰河卫”(2427页)。
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民起义首领之一。参见“柳天成”(1575页)。
?—1666清初将领。满洲镶红旗人。初事太宗皇太极,大凌河之役以智勇见称。天聪八年(1634),攻大同,奋进克敌,受命代其父为牛录额真。崇德三年(1638),授工部理事官,兼甲喇章京。从豫亲王多铎攻明
西夏官名。西夏语宰相之汉语音译。元程文海《雪楼集》卷二十五《魏国公先世叙》:“家世河西……曾大父答加沙为其国必吉,必吉者,犹宰相也”。
见“八番”(22页)。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可可贝勒旗。雍正三年(1725)置。和硕特台吉策旺喇布坦从子多罗贝勒达颜族裔。以达颜侄达什车凌为札萨克多罗贝勒,掌旗务。下分9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同年赐世袭。牧地跨柴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