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东乡语

东乡语

我国东乡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和临夏县等地。使用人数约有30万。内部差别不大。东乡语元音系统简单,元音没有长短的对立,只有单元音和复合元音,复合元音中包括二合元音和三合元音。元音在构成唯一闭音节的鼻辅音n前一律发生鼻化。词首元音有失落现象。元音和谐只作为残存现象存在于固有词词干部分。东乡语的辅音系统也很单纯,它没有复辅音,所有辅音只能处于音节首而与元音相拼,不出现于音节末,只有一个鼻音n除外。原处于音节末的辅音大多已脱落,少数或变成n,或与后面的元音相拼而构成新的音节。东乡语以h、x、f、等形式保留着古代词首辅音h。东乡语只有以n结尾的闭音节。东乡语的重音通常落在词的末一个音节上。通用的复数附加成分为-la。名词没有领格和宾格的区别,甚至单数第一、第二人称代词领格和宾格合而为一,前者形式为mini,后者形式为tini,如tini duitəutini αlαnə。“你的对手要杀你。”mini、tini能表示客体意义而作宾语,这是东乡语人称代词的独特之处。复数第一人称代词有排除式和包括式。动词的祈使式、陈述式、形动词和副动词语法范畴和表达形式都比较简单。词汇多半由本语族同源词构成,词汇中有汉语借词、突厥语借词、阿拉伯语借词和波斯语借词。其中汉语借词比重最大,不仅吸收了许多一般的语词,而且还吸收了一些表示语法意义的虚词,如系词“是”,连接词“又”,疑问语气词“啥”等等。东乡语是在蒙古语族中受汉语影响最大的语言。

猜你喜欢

  • 独解支

    ?—715唐代回纥第六代首领。药罗葛氏。※比粟子。永隆元年(680),嗣父位,继任瀚海都督。以后突厥默啜可汗势强,铁勒旧地尽为所并,遂率众联契苾、思结、浑三部自碛北徒居甘、凉间避乱。以精骑佐唐之赤水军

  • 窟突始部

    粟末靺鞨诸部之一。见“厥稽部”(2192页)。

  • 东厮里门

    “厮里门”,契丹语。契丹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东厮里门为应天皇太后※长宁宫下之一抹黑。是宫下另有一抹里称“西厮里门”。

  • 赶仗

    土家族狩猎活动。每年过※“赶年”时的活动之一。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四日举行。盛行于湖南永顺、龙山等地。相传,猎王禾撮为保护庄稼,率众猎手上山驱逐害兽。一次,女英雄梅嫦在与野猪搏斗中不幸牺牲。为纪念她,每家

  • 土族土司制

    元明清王朝在土族地区以封授土族或其他民族首领世袭官职进行统治的一种制度。其始祖为他族者,因长期生活在土族地区,后裔亦逐渐融合于土族中,成为土族土司制的组成部分。元朝因袭唐宋王朝羁縻措施,利用少数民族首

  • 褥萨

    即“傉萨”(2249页)。

  • 起儿漫

    西域古地名。见《辽史·天祚本纪》。西辽创建者耶律大石于1131年从寻思干(今撒马尔罕)至此。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布哈拉东北克尔米涅。

  • 木波部

    吐蕃部族名。世居河南(今青海黄南及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其首领初事唃厮啰疏族溪巴温。唃厮啰政权解体后,依附北宋。宋靖康二年(1127),金灭北宋,挥兵西向,攻占河南诸州地,遂降金。金大定四年(116

  • 户族长

    旧时裕固族户族内部事务的管理者。亦称老者。部落下按姓氏划分,有若干户族(相当于氏族),一般每个户族都有一个户族长,组织管理本户族内部事务。由部落头目指定或选举产生,多由德高望重、办事公道的长者担任。有

  • 西安平县

    古县名。西汉置,为辽东郡领18县之一。治所故址为今辽宁丹东市东北叆河尖村古城(一说即九连城)。高句骊在壮大过程中曾多次袭击该县。西晋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