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事裁判权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华特权之一。始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中英签订的《五口通商章程》,该条约第十三款规定,凡中国人和英国侨民“交涉词讼”,英国侨民成为民刑诉讼的被告时,中国法庭无权裁判,由英国领事根据英国法律处理。次年在中美签订的《望厦条约》第二十一款中,此项规定更为明确、具体。以后,法、俄、日等国亦相继在中国取得这种特权。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华特权之一。始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中英签订的《五口通商章程》,该条约第十三款规定,凡中国人和英国侨民“交涉词讼”,英国侨民成为民刑诉讼的被告时,中国法庭无权裁判,由英国领事根据英国法律处理。次年在中美签订的《望厦条约》第二十一款中,此项规定更为明确、具体。以后,法、俄、日等国亦相继在中国取得这种特权。
隋安定乌氏(今甘肃泾川东北)人,字永固。梁士彦子。弱冠授仪同。大象二年(580),从平尉迟迥,加开府。以击突厥功,进位上大将军、泾州刺史。因谏止其父谋反获免坐死,徙瓜州(今甘肃敦煌西)。
指东海。唐刘禹锡《汉寿城春望》:“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清俞樾编选日本诗集题为《东瀛诗记》,也称日本为东瀛。
在今湖南临武县西南三十里。北宋庆历三年(1043),桂阳蛮出蓝山县华阴峒,杀巡检李延柞、潭州都监张克明。五年,蛮复入,战胜胡元、郭正等于华阴峒隘口,即此。
官名。北齐置,为中尚食局长官,负责皇帝饮食事务,隶中侍中省。由宦官充任。员二人,从五品上。
官署名。隋、唐、五代、宋兵部四司之一。明、清改称职方清吏司,亦简称职方司。详“职方②”。
①一名新开港。在今湖北武汉市南。李白《江夏行》:“适来往南浦,欲问西江船”,即指此。②在今江西南昌市西南,赣江至此分流。唐王勃《滕王阁序》诗:“画栋朝飞南浦云。”宋时有亭,王安石有诗。
官名。职掌君王冠冕。战国时韩国置。《韩非子·二柄》:“昔者韩昭侯醉而寝,典冠者见君之寒也,故加衣于君之上,觉寝而说,问左右曰:‘谁加衣者?’左右对曰:‘典冠。’君因兼罪典衣与典冠。其罪典衣,以为失其事
明山西壶关人,字致道。元末举人,历官台州学正。洪武十三年(1380)以耆儒荐任*夏官。以老致仕。通《易》、《诗》、《书》三经,著有《拙庵集》。
即“夷离堇①”。
明末湖广谷城(今属湖北)人。诸生。归附张献忠起义军,于谷城教献忠以兵法,并为之制武器。后任右丞相,一说左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