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寿县
隋开皇十一年(591)置。治今广西象州县。属象州,大业时属始安郡。唐大历十一年(776)后为象州治。明洪武二年(1369)省入象州。
隋开皇十一年(591)置。治今广西象州县。属象州,大业时属始安郡。唐大历十一年(776)后为象州治。明洪武二年(1369)省入象州。
地名。在今新疆若羌县东北。五代时小月氏遗族仲云居此。
明监生名目之一。指父死于王事或有边功,不限官品大小,而蒙皇帝特恩荫入国子监读书的监生。始于建文时,吴黼以父吴云在云南死节,被特荫为国子生。正德十六年(1521)定,文武官死于忠谏者,荫一子入监。明后期
①即国,大国曰邦。《广雅·释诂四》:“邦,国也。”《周礼·天官·大宰》:“以佐王治邦国。”郑玄注:“大曰邦,小曰国。”②诸侯封土。《诗经·大雅·抑》孔颖达疏:“邦国,谓畿外诸侯。”③分封。《说文通训定
?—747唐长安(今陕西西安)人。隋炀帝玄孙。沉毅有才干。开元中,为汝阳令。擢监察御史、侍御史,专知太府出纳。二十一年(733),议诸州纳物如有污伤,则令本州折价赔钱,买轻货送京师。天宝二年(743)
书名。明黄佐撰。六卷。《革除遗事》原书为十六卷,文字较繁,本书系作者手定删节本,原分七卷,一卷已佚。内容为:一、君纪,记建文;二、阖宫传,记皇太子妃吕氏、皇太孙妃马氏等;三、列传,记董伦、沐春、王绅等
地名。在今河南孟津县东。《资治通鉴》:隋大业九年(613)杨玄感围东都,屈突通引兵屯河阳,又济河,“军于破陵”,即此。
944—1010北宋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字永图。太平兴国进士。历通判常州,知岚州,改淮南节度判官,入为著作郎。迁左拾遗,抗疏自荐,召试,授知制诰。擢御史中丞,以为朝廷治则边鄙安。慕范滂为人,献《澄清
西晋太康初改永康县置。治今浙江德清县西千秋镇(武康旧县)。属吴兴郡。隋初废,仁寿二年(602)复置,迁治今千秋镇西余英溪南银山之麓,属湖州。大业三年(607)改属余杭郡。唐广德初复迁旧治。属湖州。五代
?—197东汉末陈留己吾(今河南宁陵西南)人。形貌魁梧,勇力过人,好任侠。先从张邈,后属夏侯惇,曹操任为司马。兴平元年(194),操与吕布战于濮阳(今河南濮阳南),甚危急,乃持戟率随从陷阵,布军退,操
官名。清末省级教育行政长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原学政设,每省一人,正三品。作为督抚属官,位布政使之次,提法使之前。掌总理全省学务,选用僚佐,管理驻防学务,聘用外国教员等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