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冢君
同邦君。周代称诸侯国君。《班簋铭》:“王命毛公以邦冢君、土(徒)驭”,“伐东或(域)㾓戎”。 《书·召诰》:“太保乃以庶邦冢君,出取币,乃复入,锡周公。”
同邦君。周代称诸侯国君。《班簋铭》:“王命毛公以邦冢君、土(徒)驭”,“伐东或(域)㾓戎”。 《书·召诰》:“太保乃以庶邦冢君,出取币,乃复入,锡周公。”
金初定都于按出虎地区,置会宁州;太宗升为府,治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市南白城)。辖境约当今松花江以南以东,牡丹江、老爷岭以西及长白山以北地。天眷元年(1138)加号上京,贞元元年(1153)迁都燕京后,削
官名。五代后唐庄宗时李绍宏为内勾使,掌勾三司财赋。凡全国钱谷簿书悉委裁遣,自是州县供帐烦费,议者非之。明宗时废。
官名。秦末,楚怀王以宋义为卿子冠军。冠军之名始此。曹魏正始中,以文钦为冠军将军。南北朝沿置。隋亦置,为从六品散号将军。炀帝罢。唐置冠军大将军,为正三品武散官。
书名。撰者不详。十二卷。书成于民国时期。主要内容包括清宫遗闻,清人逸事,清代史料、艺苑、述异。全书参阅有关清代的笔记一百余种,分五类编纂,各有细目,详其本末,注重征信,辑录有清一代正史、笔记中不少资料
①同年小录的简称。见“题名登科录”。②北宋崇宁二年(1103),权知贡举安惇亦曾编写贡院试官小录,登记当年试官姓名、生年月日等项。
?—约1386一作那中。明云南元江人。傣族。世为本地世袭土官。洪武十五年(1382)降明。十七年二月赴京贡象,授元江府土知府、中顺大夫,并赐袭衣冠带。
五代吴睿帝杨溥年号(921—927)。凡七年。
官名。清初,于各省布政使司置参议,分驻一定地区,为分守道,理粮谷。以其原职官秩分别系布政使参议衔,凡由科、道官补授道员者,即称为参议道,秩从四品。乾隆十八年(1753),废布政司参议衔,参议道之称即停
926—982北宋人。真定常山(今河北正定西南)人,字藏用。后周末,以战功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宋建隆元年(960),拜殿前副都点检,娶太祖妹为妻。同年,和石守信先后击平李筠、李重进之乱。二年,解军职,
即“季孙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