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陶隗
①辽后族。述律氏。太祖淳钦皇后弟阿古只四世孙。又名谐里,汉名萧和。述律氏以萧为姓并取汉名,当始于此。名见出土萧德温墓志。②辽后族。字乌古邻。道宗咸雍初,任马群太保。群牧名存实亡,建言括录实数,著为定籍,畜产因之蕃息。大康初,为夷离毕。与萧兀纳谏止立耶律淳为嗣。出为权知东京留守。大安七年(1091),为契丹行宫都部署。九年,拜西南面招讨使,被耶律阿思诬告免官。后起为塌母城节度使,未就任而死。
①辽后族。述律氏。太祖淳钦皇后弟阿古只四世孙。又名谐里,汉名萧和。述律氏以萧为姓并取汉名,当始于此。名见出土萧德温墓志。②辽后族。字乌古邻。道宗咸雍初,任马群太保。群牧名存实亡,建言括录实数,著为定籍,畜产因之蕃息。大康初,为夷离毕。与萧兀纳谏止立耶律淳为嗣。出为权知东京留守。大安七年(1091),为契丹行宫都部署。九年,拜西南面招讨使,被耶律阿思诬告免官。后起为塌母城节度使,未就任而死。
即“彭绍升”。
古国名。亦称丹流眉、单马令。故地约当今马来半岛洛坤附近。宋时,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咸平四年(1001),其国主遣使至宋,真宗召见于崇德殿。
佛教名词。指虚妄见和虚妄心识(念)。佛教认为客观世界为虚幻,故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一切认识,均被称为虚妄见;凡夫俗子贪着六尘境界之心,被称为虚妄心识(念)。《坛经·坐禅品》:“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复真如
清代后期,在有战事的省份中,通常设有处理特殊事务的机构,称为善后局。督抚可以不按常规,支款办事。
官名。明代宦官御前近侍之一。品级虽然不高,但因掌管皇帝起居,地位颇重。
北齐武平元年(570),斛律光于玉壁筑,以与周师相持。在今山西稷山县西北华峪村。《北齐书·段韶传》:武平二年大败周师于柏谷城,“仍城华谷置戍而还”;《周书·武帝纪》:天和六年(571),“齐国公宪自龙
1098—1162宋德顺军(治今甘肃静宁)人,字信叔。建炎中,为陇右都护,为夏人所畏。张浚宣抚陕西,任为泾原经略使。绍兴初召还,除带御器械。绍兴六年(1136),兼权宿卫亲兵。七年,权主管侍卫马军司,
报纸名。清光绪三十二年九月一日(1906.10.18)在汉口发刊,日出两大张,旋改一张半。江汉关文案宦诲之主办,代官方立言,昌言“一切自由平权、流血革命之邪说,例所不录”。发行四千余份,官款官销,派送
书名。清初叶梦珠撰。十卷。梦珠字滨江,号梅亭,上海人。是书分天象、历法、水利、灾祥、田产、学校等二十八门,记述明崇祯至清康熙六十余年间松江府自然地理和社会状况,尤以社会经济和建置沿革最为详尽、具体。向
即今山东泰山。古时为诸山所宗,故称“岱宗”。《书·舜典》:“东巡守,至于岱宗”;《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均指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