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曲纹
古代青铜器纹饰。纹形为两端回钩的双道粗线构成的扁长图案,中间类似龙首,上有巨目。盛行于西周中、晚期,春秋、战国时期仍有沿用。
古代青铜器纹饰。纹形为两端回钩的双道粗线构成的扁长图案,中间类似龙首,上有巨目。盛行于西周中、晚期,春秋、战国时期仍有沿用。
官署名。明洪武六年(1373)改内府宦官衙门御用监而置,秩从七品(原为从三品),设官七人,掌诸器用造用之事。后复改称御用监。
又作㢏。①露天堆放粮食之处。即仓无屋者。《诗·小雅·谷风》:“我仓既盈,我庾维亿。”②古代量名。《考工记·陶人》:“庾实二觳,原半寸,脣寸。”觳,斗二升(《说文解字·鬲部》)。庾二斗四升
书名。清王韬辑撰。一卷。明代中叶,泰西学者始来中国,首先是传教士利用其天文、历算、地理学等知识,与中国士大夫相结交,其科学知识逐步为中国学术界所接受和推广。作者搜集有关资料,获知传世书籍,自明至清约二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运城市东。《左传》成公十四年(前577):“卫侯飨苦成叔”;《国语·鲁语》:“苦成叔家欲任两国而无大德,其不存也,亡无日矣”,均指此。
①北宋庆历八年(1048)置,为河北四安抚司路之一。治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东)。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魏县、成安、广平、馆陶、威县、临西,山东聊城、冠县、莘县、茌平、高唐、夏津、临清、陵县、平原、惠民、阳
又称金齿。为唐、宋时对今傣族先民中一部分的他称,自称为傣。最早见于唐代《蛮书》:“金齿蛮,以金镂片裹其齿……以为饰。”与银齿蛮、黑齿蛮、绣脚蛮、绣面蛮为同一部落集体。或说由汉、晋时之鸠僚演变而来。主要
战国时人。秦国力士。秦武王力大好戏,他与力士任鄙、孟说为武王所悦,皆至大官。传说他能力举千钧,寿至八十以上。
十六国时鲜卑薛干部人。太悉伏兄子。东晋太和二年(367),铁弗部刘卫辰为代国击灭,卫辰子勃勃逃至薛干部。该部叱干阿利送勃勃于后秦高平公没奕于处。义熙三年(407)勃勃建夏国后,以其为御史大夫。夏凤翔元
1110—1174南宋隆州仁寿(今属四川)人,字彬甫。以父荫入官。绍兴进士。绍兴三十年(1160),使金,见运粮造船者多,还奏所见,请加强战备。次年,金主完颜亮率兵号称百万南下,他以中书舍人参谋军事,
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以豫部蛮民置。治今湖北麻城市西,属西阳郡。大明八年(464)废入阳城县。齐永元二年(500),建宁太守黄天赐筑城于此,魏东豫州刺史田益宗命梅景秀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