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办政务大臣
见“政务大臣”。
见“政务大臣”。
西汉淄川(今山东淄博)人,字叔元。武帝时征为中大夫。从王同学《易》,授《易》于司马迁。著有《易传杨氏》,已佚。
西晋太康初置。治今江西莲花县南。属安成郡。隋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属南平州,八年省入太和县。
略,境界。虢略,指虢国的境界。在今河南嵩县西北。《左传》僖公十五年(前645):晋侯“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东尽虢略。”杜注:“东尽虢略,从河南而东尽虢界也。”孔疏:“虢略,虢之境界也。”
科举考试用语。又称考试试差。清代选派乡试正、副主考官的考试。清初,各省乡试正、副主考官由礼部、吏部共同从保举的翰林、六科及各衙门堂官中遴选派出。雍正三年(1725),以正、副主考从前未尝试其文艺,间有
①官名。《周礼》天官之属,为内库长官,上士爵。②明代宦官机构的统称。③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少府(监)置。咸亨元年(670)复旧称。
又称易地制。一种土地轮荒耕作制。《周礼·地官·司徒》:“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封沟之,以其室数制之,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郑玄注引郑众释为:“不易之地”,为连年耕种
?—1547明代蒙古兀良合部人。成吉思汗臣济拉玛(者勒篾)后裔。朵颜卫都督花当长孙。嘉靖初袭祖都督职。因向明朝请求升职和增加贡使人数未许,屡侵蓟、辽诸边。死后,子影克袭都督职。
尚书台、三公府合称。《晋书·华谭传》:“州郡贡秀孝,台府简良才。”
官名。元代置。秩从一品。宣政院长官。初置院时,设二员,为长者以朝廷大臣兼任,位居第二者由帝师推荐僧人担任;下设同知、副使、参议、经历各二员。后增设断事官、佥院、同佥、院判等职,院使员数也不断增加,皆僧
佛教传授戒法场所。初无建筑屋舍,仅有结界标志。大抵堂内受戒与露地结界受戒并行。唐高宗乾封二年(667),道宣于终南山麓清宫精舍(一说长安净业寺)建坛,始有定式。其制,平面作正方形,凡三层,下层边长二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