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申公

申公

西汉鲁(治今山东曲阜)人,名培。亦称申培公。少与楚元王刘交俱从齐人浮丘伯受《诗》,元王至楚,遂以为中大夫。文帝时,召为博士。所为《诗》传号鲁诗。后失官,退居家教,弟子自远方至受业者达千余人。武帝初,其弟子王臧为郎中令,议立明堂,乃奏请以安车蒲轮迎之,任为太中大夫,时年八十余。武帝问治乱之事,对以“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旋以病免。

猜你喜欢

  • 子仪

    即“王子克”。

  • 小篆

    大篆的对称。又称秦篆。由籀文发展而成,字体较籀文简化。相传为李斯所作。小篆形体匀圆齐整,存世有《琅邪台刻石》和《泰山刻石》残石等。小篆

  • 观照

    佛教术语。观,指人之思维活动,有“智慧”之意。照,即照见、照明。《肇论》:“观照般若,照事照理故。”即以智慧照见事理,谓之观照。

  • 汶山县

    西晋改绵虒道置。 治今四川茂县北。东晋后废。隋仁寿元年(601)又改广阳县置。治今茂县。明洪武初废入茂州。自晋至元历为汶山郡、会州、茂州治。

  • 山花碑

    全称《词记山花咏苍洱境碑》,亦称《大理喜洲圣源寺杨黼碑记》。明景泰元年(1450)立,白族杨黼撰。原嵌在云南大理喜洲圣源寺观音殿壁柱间,现移存大理市文化馆。碑高1.1米,宽0.45米。题额八字,正文十

  • 翟翦

    战国时魏国人。翟璜之后。魏文侯时曾为上卿。据《吕氏春秋·不屈》,魏惠王时,听从其相惠施以“大术”治魏,他以为惠施之术“善而不可行”,惠王不听。其后魏国士民疲羸,国家空虚,天下之兵四至,诸侯不助。惠王遂

  • 新班遇缺

    清代捐纳事例之一,乃后期之加捐花样。咸丰九年(1859)为鼓励加捐而特设之班次。同治中又添设新班遇缺先一班,皆因成交纳实银而称为银捐。其选用之优异仅次于新班遇缺先,以致有“序补过速,见缺指捐”之指斥。

  • 折博务

    官署名。北宋于陕西沿边诸州置,掌商人入中现钱与粟帛,按值给以茶盐。

  • 浙江同乡会

    清末浙江学生社团。光绪二十八年十月(1902.11)成立于日本东京,设立调查、出版等部,以笃厚乡谊为宗旨。首批加入者为浙江籍留日学生百有一人。次年正月发刊《浙江潮》,宣传爱国救亡和地方自治。

  • 庄廷明史案

    即“庄氏史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