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湖阳县

湖阳县

湖一作胡。秦置。治今河南唐河县西南湖阳镇。《史记·高祖本纪》:刘邦引兵西至丹水,“还攻胡阳”;东汉光武帝封姊为湖阳公主,皆即此。晋省入棘阳县。南朝宋、齐在此置戍。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复置。此后历为南襄州、西淮安郡、湖州、升平郡及升州治。大业初属舂陵郡。唐武德四年(621)为湖州治,贞观元年(627)改属唐州。金贞祐元年(1213)废为镇,寻复置县。蒙古至元三年(1266)废。

猜你喜欢

  • 赵鼎

    1085—1147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字元镇。崇宁进士。南渡后,历右司谏、殿中侍御史,陈战、守、避三策,为御史中丞。绍兴四年(1134),任参知政事,力荐岳飞收复襄阳,旋拜右相兼知枢密院事。五年

  • 巴只吉

    部落名。蒙古语复数形式作巴只吉惕。当散居在额尔齐斯河以西至乌拉尔河一带。蒙古国建国后,术赤出征“林木中百姓”及速不台西征,曾征服此部。后世成为哈萨克人中的拜只吉特部。

  • 珠江镜

    报纸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在广州创刊。 日报。何言总编。“以监督善界,维持路事为宗旨”,鼓吹民主革命。揭露清政府勾结善堂豪绅出卖路权,要求粤汉铁路商办。闰四月被迫迁港续办,因被禁止在广州发行

  • 忍冬纹

    类似忍冬花植物的花纹。常作为绘画或雕刻等艺术品的边饰。东汉末期开始出现,南北朝时最为流行,到隋唐时代逐渐为缠枝卷叶的花草纹所代替。

  • 南衙

    唐时三省等中央官署在皇城内,与位于长安城北的皇帝和宦官所居的宫城相对,故称南衙或南司。而宦官所居内侍省则称北衙或北司。

  • 明医杂著

    书名。明王纶撰。成书于弘治十五年(1502)。六卷。集医论二十余篇。书中主要论述了发热、劳瘵、泄泻、痢疾、咳嗽、痰饮、喘胀、头痛、风证等内伤杂病及妇、儿、眼、鼻、口齿等病证的辨证论治。主张外感法仲景,

  • 左校署

    官署名。南朝梁、陈皆置,隶大匠卿。北齐太府寺置,有令、丞掌之。隋代将作寺置,设令二人、丞四人、监作十二人。开皇二十年(600)改隶将作监。唐代因置,掌梓匠之事及宫室官修,置令二人、丞一人、监作十人。北

  • 义玄

    ?—867唐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俗姓邢。幼有出尘之志,及落发受戒便慕禅宗。首拜江西黄檗山希运为师。后居河北镇州(治今河北正定)临济院,为临济宗之祖师。卒谥慧照禅师。宣传不假外求,“自信”成佛。否

  • 西夏中兴行省

    元地方建置。因西夏曾于此地建国而得名。中统二年(1261),立行省于中兴府(治今宁夏银川),称西夏中兴行省(或称中兴行省、西夏行省)。至元三年(1266)改置宣慰司,直隶中书省。八年,再立行省。十年,

  • 梓州路

    北宋咸平四年(1001)分峡路置,为川峡四路之一。治梓州(治今三台县)。辖境约当今四川嘉陵江下游,涪江中、下游和沱江中、下游和筠连县、合江县以北以西地区。重和元年(1118)改为潼川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