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
北宋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字同叔。幼有文名,景德初,以神童召试学士院,赐同进士出身。真宗朝至翰林学士。仁宗初,迁枢密副使。以论事逆刘太后意,罢知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南)。在任兴学校,延范仲淹以教生徒。召拜御史中丞,迁参知政事。再出知亳、陈州。又还朝为御史中丞、三司使。庆历间拜宰相兼枢密使。庆历四年(1044),为谏官论罢,历知颍、陈、许、永兴等州军,后移河南,以病归京师。生平喜诗酒,以文章得时誉,诗词尤婉丽。著有《珠玉词》、《晏同叔先生集》等。
北宋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字同叔。幼有文名,景德初,以神童召试学士院,赐同进士出身。真宗朝至翰林学士。仁宗初,迁枢密副使。以论事逆刘太后意,罢知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南)。在任兴学校,延范仲淹以教生徒。召拜御史中丞,迁参知政事。再出知亳、陈州。又还朝为御史中丞、三司使。庆历间拜宰相兼枢密使。庆历四年(1044),为谏官论罢,历知颍、陈、许、永兴等州军,后移河南,以病归京师。生平喜诗酒,以文章得时誉,诗词尤婉丽。著有《珠玉词》、《晏同叔先生集》等。
亦称楼子。战国时魏国大臣。曾与魏太子为质于楚,与楚友善。后与翟强共事魏襄王,为魏王所倚重。与翟强政见不合,主张联合秦、楚以疏远齐国。见《战国策·魏策三》。
天文仪器。清制八件大型天文仪器之一。由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于康熙十二年(1673)监造。由子午圈、赤道圈、赤经圈和象限弧等组成。有通轴贯穿于南、北两极点,通轴中心设有横表,赤经圈可绕通轴旋转。各赤道圈、
?—1352元汴梁太康(今属河南)人,字大雅。由国子监生除新州判官,累擢江南行台监察御史。至正三年(1343),任中书参知政事。五年,出为江南行御史台中丞、燕南肃政廉访使。九年,拜中书左丞、同知经筵事
?—613一作李雄。隋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仕北周,从平北齐,以功授帅都督。入隋,为骠骑将军,从攻陈,以功进位大将军,历郴、江二州刺史,以善治闻。仁寿中,坐事免。四年(604)汉王杨谅反,复起为大
本介国,西汉置县。治今山东胶州市西南胶河之东。南朝宋移治胶河西岸。西汉属琅邪郡,东汉属东莱郡,三国魏至东晋属城阳郡,南朝宋初为高密郡治。孝武帝以后属北海郡,北魏、东魏又为高密郡治,北齐、北周为平昌郡治
隋番禺(今广东广州)人。俚族首领。曾为陈东衡州刺史王勇部将,抵抗隋师。开皇十年(590)聚众起兵反,岭南少数民族首领多应之。旋率众围广州,击杀隋行军总管韦洸。又遣部围东衡州。终为裴矩所破,高凉洗夫人又
1789—1847清河南固始人,字瀹斋,一字季深,号吉兰,别号雩娄农。嘉庆状元,授编修。历任鸿胪寺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道光十八年(1838)擢兵部侍郎,督江西学政。十九年调户部。二十年奉旨往江西查
见“户口、收军、清勾三册”。
书名。清钮树玉撰。一卷。是书主要是钮氏访书和读书的札记。起自乾隆五十六年(1791),止于嘉庆四年(1799)。钮氏少孤贫,常于经商旅途中读书和访问著名学者,将其所见和研究心得,逐日记载。其所交游,多
为山区刀耕火种之地。唐宋时期曾在峡中等地盛行。春初斫山,众木尽蹶。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火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土下种。是一种粗放的耕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