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易田制

易田制

又称易地制。一种土地轮荒耕作制。《周礼·地官·司徒》:“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封沟之,以其室数制之,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郑玄注引郑众释为:“不易之地”,为连年耕种的土地,“一易之地”,为休一岁乃复种的土地,“再易之地”,是休二岁乃复种的土地。在分配土地时,根据土地的好坏,以确定休闲田(即易田)的多少。与莱田制类似,但易田制中已有部分土地连年耕作而不弃耕撂荒,表明西周到春秋时期已出现土地连种制。

猜你喜欢

  • 詹遇

    ?—1078北宋人。元丰元年(1078)在岳州(治今湖南岳阳)率众起义,宋命荆湖北路转运使孙颀镇压。他率众转战潭州,攻打江西洪、筠、袁、吉及湖南郴、衡等地,屡败官军。后为权荆湖北路都监彭孙杀害。

  • 五官司历

    历(曆)官名。唐初沿隋制置司历,从九品上,肃宗乾元元年(758),加号五官司历,隶司天台。辽代为司天监属官,掌有关历法之事,为南面官。明代钦天监亦设,正九品,佐五官正推定历法。

  • 水道提纲

    书名。清齐召南著。二十八卷。专叙水道源流分合的地理著作。全书以巨川为纲,以所会众流为目,故名提纲。冠以海水,起自与朝鲜交界的鸭绿江口,止于与越南交界的钦江口,叙述了自东北至西南的海岸线走向及沿海各大小

  • 江报

    报纸名。清光绪三十年(1904)在江西九江创刊。日报。以日商名义发行,李之鼎经理。三十三年受官府笼络,改为官办,更名《江西日日官报》,迁南昌出版。后停刊。

  • 枋头

    在今河南浚县西南淇门渡,古淇水口。《水经·淇水注》:东汉建安九年(204)曹操欲攻袁尚于邺,先“于(淇)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运。故时人号其处为枋头”。后废。北魏熙平中复加修浚。有

  • 李百药

    565—648唐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字重规。隋内史令李德林子。幼多病,其祖母因以百药名之。隋时任太子杨勇通事舍人,东宫学士。炀帝即位,贬为外职,任为建安郡(治今福建建瓯)丞。赴任时为起义军李子通、

  • 完颜允中

    即“完颜永中”。

  • 十国纪年

    书名。宋刘恕撰。四十卷。记五代十国史事。计吴史六卷,唐史六卷,蜀史七卷,后蜀史六卷,吴越史四卷,闽史三卷,汉史二卷,楚史三卷,荆南史一卷,北汉史二卷。此书世罕流传,清末福建陈征芝《带经堂书目》载有明抄

  • 曲枢

    ?—1322又译曲出。元哈剌鲁氏。世祖时,为真金太子妃阔阔真宫臣,后为其孙爱育黎拔力八达(仁宗)保傅。大德九年(1305),侍爱育黎拔力八达及其母答己于怀孟(今河南沁阳)、大同等地。十一年成宗死,劝答

  • 乐安郡

    东汉本初元年(146)、南朝宋及唐天宝、至德时,曾先后改乐安国、棣州为乐安郡。见“乐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