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苞
清安徽桐城人,字凤九,号灵皋,又号望溪。康熙进士。官至礼部侍郎、侍讲学士,并充武英殿总裁、一统志总裁等职。曾因《南山集》案牵连被逮入狱。于文学继承归有光“唐宋派”古文传统,严于义法,为清代桐城派古文之初祖。论学以程朱为宗,究心宋儒义理之学,与专事考订名物训诂者异趣。后桐城派古文家,耽心义理,习服程朱,皆以苞为先路。著有《周官辨》、《周官集注》、《周官析疑》、《春秋通论》、《礼记析疑》、《望溪文集》、《史记注补正》等,后人将其文稿汇刻为《方望溪先生全集》。
清安徽桐城人,字凤九,号灵皋,又号望溪。康熙进士。官至礼部侍郎、侍讲学士,并充武英殿总裁、一统志总裁等职。曾因《南山集》案牵连被逮入狱。于文学继承归有光“唐宋派”古文传统,严于义法,为清代桐城派古文之初祖。论学以程朱为宗,究心宋儒义理之学,与专事考订名物训诂者异趣。后桐城派古文家,耽心义理,习服程朱,皆以苞为先路。著有《周官辨》、《周官集注》、《周官析疑》、《春秋通论》、《礼记析疑》、《望溪文集》、《史记注补正》等,后人将其文稿汇刻为《方望溪先生全集》。
官名。北魏初置。始光三年(426)封礼曾任此职,随司空奚斤率军征夏赫连昌,位在雍州刺史上。太和十七年(493)改定官制后不复见。
清碑刻。清高宗撰。乾隆三十六年(1771)立于承德普陀宗乘之庙。以满、汉、蒙、藏文镌刻。记述清政府对蒙古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后的安置情况。参见“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
本旧俗,唐因之。于成婚之夕,新妇用花扇遮幛,新郎须诵却扇诗一至数首,扇方可去,新妇始露面,故称。建中元年(780),礼仪使颜真卿请与*障车等俗并禁停之,但未实行。
官名。十六国汉(前赵)、前秦均置。北魏亦有,无实职,用以褒赏勋戚,太和十七年(493)《职令》中为一品下,位次仪同三司;二十三年改制为正二品,位在太子太师之上。北齐沿之。
?—1856即王冠三。清河南夏邑三官集王楼人。武秀才出身。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北伐时,与其弟王藩结捻起义,树立黑旗,有众数千人,以归德马牧集、牛王堌为领旗地区,多次与清军作战。五年参加雉河集会议
即“邸店”。
①历代统计人口、制订赋役的用语。始以男女成年为丁,人即称口。后渐以丁称成年男子,丁与中相对,户与口相举,以丁口泛指人户。宋代亦称成年男子为丁口,征丁口赋。明始以成年男子为丁,非丁者称口;又通常称成年女
三国魏黄初三年(222)改陈留郡为国。治陈留县(今河南开封县东南陈留城)。五年复为郡。太和六年(232)又为国。辖境相当今河南开封市和尉氏县以东,延津、长垣等县以南,民权、睢县以西,扶沟县以北地。西晋
乐曲名。隋唐九、十部乐之一。北魏太武帝时,自疏勒(治今新疆喀什)传入中原。隋唐以备燕乐。歌曲有《亢利死让乐》,舞曲有《远服》,解曲有《盐曲》。特点为歌曲、舞曲、解曲三段体结构统一。乐器有竖箜篌、琵琶、
?—1123又作辞不失。女真完颜部人。石鲁之孙。从劾里钵与桓赦、散达作战,自阵后奋击,大败敌军,功居多。又佐平乌春、杯乃之乱。以功与盈歌、阿骨打等同受辽封为详稳。后从阿骨打起兵,带千人为左右侍卫。出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