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甲
即“河亶甲”。
即“河亶甲”。
汉代官吏奉使外出时,或由皇帝授予节杖,以提高其威权。魏晋以后,凡重要军事长官出征或出镇时,加使持节号,可诛杀二千石以下官员。皇帝派遣大臣执行出巡或祭吊等事务时,亦使持节,以表示权力和尊崇。隋唐亦作为皇
1615—1698明末清初安徽休宁人,一说歙县人,流寓扬州。字二瞻,号梅壑。明诸生,明亡弃举子业,专事书画。家多鼎彝及宋元真迹,精于鉴赏。书法米芾,画学倪云林。用笔不多,惜墨如金。与同里孙逸、汪之瑞、
官名。金代都水监属官,设于新乡,掌河防,管辖崇福上、崇福下、卫南、淇上四埽。领埽兵约二千人。
①汉代对散郎之称呼。汉之郎官,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掌宫殿门户,出充车骑。没有固定职务的散郎称外郎。《汉书·惠帝纪》:“赐民爵一级,中郎、郎中满六岁爵三级,四岁二级。外郎满六岁二级”,“谒者、执楯
即今广西东北部兴安、灌阳、灵川县境之海洋山。又名“阳朔山”、“零陵山”。《汉书·地理志》零陵郡:“阳海山,湘水所出”;《续汉书·郡国志》:“阳朔山,湘水出”;《元和郡县志》桂州:“阳朔山。即零陵山也。
官署名。西夏置掌铁工与铁业制造。仁宗仁孝《天盛年改定新律》属五品(末品)。
1826—1917清末广东顺德人,字小赤。光绪十二年(1886)任云南池常道。次年任按察使、布政使,累官至安徽、山西、贵州巡抚等职。二十七年因病辞官返粤。宣统三年(1911)广州将军凤山遇刺后,曾主持
官名。唐末五代节度使兼支度使,其下则置此官,主钱粮开支诸事。
书名。南宋志磐撰。五十四卷。成书于南宋度宗咸淳年间。内容分“本纪”、“世家”、“列传”(“杂传”)、“表”、“志”等。仿正史,将释迦牟尼和中国、印度之有关僧人比为封建帝王,列入“本纪”;又将其“旁出”
在今河南中牟县西。《水经·渠水注》:渠水经圃田泽后,“右合五池沟,谓之五池口。魏嘉平三年(251),司马懿帅中军讨太尉王凌于寿春,自彼而还,帝使侍中韦诞劳军于五池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