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嘉靖、隆庆时农民起义首领。于广东惠、潮地区深山据险结砦,地连八百余里,武装达数万人。万历元年(1573)被俘,起义失败。
见“白马氐”。
科举考试所用文体之一。唐制,明经科以“帖经”试士。举人为应付考试,遂总括经文,编成歌诀,便于熟读,称为“帖括”。《新唐书·选举志下》:“明经者但记帖括。”明清时所行八股文,亦有“帖括”之称。
五代文物。在今河北沧县东南四里沧州古城大道北侧。通高5.48米,通长6.1米,宽3.15米。背负巨盆,头顶及项下各有“狮子王”三字。右项及牙边皆有“大周广顺三年铸”七字,左肋有“山东李云造”五字,重约
五代时,专为业主典卖立契之职业牙人。始见于后周广顺二年(952)。为专业牙人之一。
1784—1857清满洲正白旗人,费莫氏,字近堂。嘉庆繙译进士。道光三年(1823)任山东按察使,迁布政使。六年擢漕运总督。九年调山东巡抚。十二年擢湖广总督。二十年任直隶总督。咸丰二年(1852)以直
官名。晋置,为*五部督之一。属二卫,统宿卫军中特选兵。
即大豆,引申为豆类的总称。《诗经·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陈奂传疏:“菽,豆之大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大豆的国家,有四千余年的历史。传说后稷弃是最早种大豆的人。初为主食,为五谷之一,
官名。北齐置。为左、右卫府直卫属官,负责舆驾出入的侍卫。从七品。
①南宋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字无择。撰有医学专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其学说导源于《金匮要略》。该书认为致病原因有三: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分析有据,阐述简要,文词典雅,但所列药方,多未经检验。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