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郡
西晋元康九年(299)分长沙郡东北诸县置,辖境相当于今湖北通城县一带。治下隽(今湖北通城县西北)。东晋咸康元年(335)并入长沙郡。
西晋元康九年(299)分长沙郡东北诸县置,辖境相当于今湖北通城县一带。治下隽(今湖北通城县西北)。东晋咸康元年(335)并入长沙郡。
1740—1800清安徽太和人。原以经商为业,后拜李伯禄为师入混元教(白莲教支派)。乾隆五十三年(1788)至隆德配所,探望师父刘松,商定改混元教为三阳教,并提出“弥勒转世,保辅牛八”之反清复明口号。
位于北直隶真定府阜平县之西,即在今河北阜平西北。有二关城。明正统二年(1437)筑下关,景泰二年(1451)筑上关。皆与山西连界,列兵戍守。
官名。战国魏置。《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犀首,天下之善将也,梁王之臣也。”陈奇猷注:“犀首,魏官名。”《庄子·则阳》:“犀首公孙衍。”成玄英疏:“犀首,官号也。”
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安成县置。治今江西安福县西。属安成郡。隋开皇九年(589)废入平都县,而改平都县为安成县,十八年复名安复县。治今安福县。属吉州,大业初属庐陵郡。唐武德五年(622)改为安福县。
元曹州济阴(今山东菏泽)人,字德符,号寿岩。商挺子。大德八年(1304),备宿卫。至治三年(1323),官秘书卿,不久病死。善画山水,当时称为绝艺。
唐天宝元年(742)改瘿陶县置。即今河北宁晋县。属赵郡。乾元元年(758)属赵州。《资治通鉴》:建中三年(782),“朱滔、王武俊自宁晋南救魏州”,即此。北宋属庆源府,金属沃州,元、明、清仍属赵州。
战国时秦国人。韩宣惠王二十一年(前312),楚国攻韩雍氏(今河南禹州东北),韩求救于秦,秦未发兵而遣其入韩。他对韩相公仲说:秦扬言救韩而阴善于楚,韩胜则与韩共乘楚,韩败则乘机占有韩的三川(今河南黄河以
唐代碑刻。题为“唐故三十姓可汗贵女贤力毗伽公主云中郡夫人阿史那氏之墓志并序”。楷书。二十三行,行二十二字,字径寸许,纵横有界。作者为驸马都尉踏没施达干阿史德觅觅。叙毗伽公主归唐后事迹。公主系默啜可汗女
官库名。西晋始置右藏,为皇室库藏,属少府,其主官为令。东晋改称内左库。南朝宋省外左库而内左库直称左库。齐、梁、陈复称右藏。北齐置右藏署,有令,属太府寺,掌金玉珠宝、铜铁毛角之物及诸方贡献杂物。北周则称
沈(瀋)在今辽宁沈阳市旧城中心。为清初皇宫(即盛京宫阙),入关后称“奉天行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清崇德元年(1636)基本建成。乾隆、嘉庆时又有增建。主要建筑有大政殿、崇政殿、凤凰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