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彭
隋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人,字子彭。少孤,以孝母闻名,有武略,善骑射,略通书礼。仕北周,为侍伯上士,累转门正上士。杨坚(隋文帝)为相,受命使齐州,计擒王纯,以功拜上仪同。入隋,迁监门郎将,兼右卫长史。历车骑、骠骑将军,典宿卫二十余年,深受文帝赏识,加上开府,迁备身将军。出使突厥,以箭法超群为达头可汗叹服。炀帝时,迁左领军大将军,镇守山东。复领慈州事,为政清白,卒年六十三。
隋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人,字子彭。少孤,以孝母闻名,有武略,善骑射,略通书礼。仕北周,为侍伯上士,累转门正上士。杨坚(隋文帝)为相,受命使齐州,计擒王纯,以功拜上仪同。入隋,迁监门郎将,兼右卫长史。历车骑、骠骑将军,典宿卫二十余年,深受文帝赏识,加上开府,迁备身将军。出使突厥,以箭法超群为达头可汗叹服。炀帝时,迁左领军大将军,镇守山东。复领慈州事,为政清白,卒年六十三。
487—577或593一作僧可。北魏、北齐洛阳武牢(今河南洛阳东)人,俗姓姬,初名神光。出家后居龙门水穆寺。通达三玄之书,遍学大小乘义。北魏正光元年(520),去嵩山少林寺从师菩提达摩。及达摩死,乃云
见“国论左勃极烈”。国初群雄事略 书名。明末清初钱谦益撰。约成书于明天启六年(1626)前后。十四卷。书中辑录有关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韩林儿、郭子兴、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明玉珍、方国珍及元将扩廓帖木儿
官署名。大理寺自明代始分设左、右二寺,分理刑狱。二寺分工,明初多次变动。成祖定都北京后更定为左寺掌南北两京刑名,右寺掌顺天府、应天府、南北直隶和各省刑名。万历九年(1581),以二寺事务繁简不均,改按
①战国楚邑。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战国策·秦策四》:顷襄王二十年(前279),“白起拔楚西陵”,即其地。《括地志》谓在今湖北新洲县西,《水经·江水注》谓在今湖北蕲春县西。当误。②陵墓名。(1)即三国吴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规定,行销河东池盐、引盐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盐课额四十八万余两,均摊于三省引地一百七十二厅州县属地丁项下,摊征之课额,各解本省藩库,虽遇蠲免地丁之年,亦不得蠲免。
①即史官。殷、周置。掌管祭祀、记事、命册等。初见于甲骨文,或称“作册”。西周时有太史、内史,春秋时有外史、左史、南史等职名,战国时有御史、柱下史。职掌记录国君的言行举止,草拟朝廷文书诏令,保管典籍文档
排列爵位的次序等级。《国语·鲁语上》:“是故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韦昭注:“班,次也。谓朝毕则习礼于会,以正爵位次序尊卑之义也。”
官名。亦称护西域校尉。三国魏置,掌西域少数民族事务。治雍州。东晋初废,兴元中复置,寄治西阳(今湖北鄂州)。魏晋皆五品。北魏亦置,多以凉州地区军事长官兼领,驻凉州。
1465—1547明泰和(今属江西)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进士。官翰林编修,南京国子监司业。因触怒太监刘瑾,被革职为民。瑾诛,复职。累官至南京吏部尚书。曾学禅,后悟其非,转习儒。谓“释氏之学,大抵有
?—168东汉河南巩(今河南巩义西南)人,字伯元。家世衣冠,宗族多居高位。初举孝廉,后任邯郸令、尚书令。桓帝时,与谋诛外戚梁冀,封都乡侯,官至大司农。奏请解除党禁。灵帝初因窦武等谋诛宦官事牵连,下狱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