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园
皇帝寝殿和陵园。古时陵墓原不设祭,秦始皇始于陵墓建造寝殿,殿中置死者衣冠用具。汉代因而不改,皇帝诸陵皆有寝园,四时祭祀。元帝时,贡禹援引礼制,奏请毁罢亲尽的先帝庙寝。但因大臣议论不一,终西汉之世,时毁时复。东汉自明帝以后,但于陵园起寝庙,不另立庙。后代帝王诸陵多置寝园。
皇帝寝殿和陵园。古时陵墓原不设祭,秦始皇始于陵墓建造寝殿,殿中置死者衣冠用具。汉代因而不改,皇帝诸陵皆有寝园,四时祭祀。元帝时,贡禹援引礼制,奏请毁罢亲尽的先帝庙寝。但因大臣议论不一,终西汉之世,时毁时复。东汉自明帝以后,但于陵园起寝庙,不另立庙。后代帝王诸陵多置寝园。
西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置。治今内蒙古临河市西南。属朔方郡。东汉末废。
清代管理厢街之头目。近城曰厢,其头目称厢头。推诚实及家道殷实者充任。掌稽查偷盗、赌博及来历不明之人。定期更换。
一作范、范蜎。战国时楚怀王欲扶植甘茂为秦相,他劝怀王此计不可行。以为甘茂贤,秦有贤相,非楚国之利。不如以公孙郝(《史记》作向寿)相秦,则楚之大利。见《战国策·楚策一》。
即“仆散安贞”。
明代各卫学之生员,均隶军籍。成化三年(1467)定四卫以上,八十人;三卫以上,六十人;二卫、一卫,四十人;不够者不限。无卫学处,则入府、州、县儒学,限二十人。通过科举而考中举人、进士者甚多。
即“养蒙集”。
赋税征收用语。指漕粮发运。明清又专指官府在各地所征赋税中实际上交额份。
管理京都治安官员通称。《南齐书·长沙威王晃传》:“私载数百人仗还都,为禁司所觉,投之江水。”《梁书·何敬容传》:“坐妾弟费慧明为导仓丞,夜盗官米,为禁司所执,送领军府。”
官名。三国魏置。掌出征时督运军粮。隶御史台。参见“督军粮执法”。
官名。主管玉器石磬等器物制作的官员。一说为商代官名。《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郑玄注:“此亦殷时制也”,“石工,玉人、磬人也”。孔颖达疏:“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