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太傅

太傅

官名。(1)西周置,为三公之一,位次太师,在太保上。周成王以毕公为太傅。《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据孔传,其职掌为“傅相天子”,与太师、太保“经纬国事,和理阴阳”。其后历代沿置。《战国策·齐策四》:“齐王……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鲍彪注:“太傅本周官,此齐大臣也。”春秋、战国沿置,执掌军政,辅佐君王。西汉平帝时与太师、太保、少傅合称四辅,位上公,无实际职司。新莽沿置。东汉以授元老重臣,居百官之首,秩万石。明帝以后,诸帝即位时皆置,兼录尚书事,行使宰相职权,有缺不补。魏、晋、南朝宋皆一品,梁十八班,陈一品、秩万石,北魏、北齐亦一品。位虽尊荣,但除两晋时执掌朝政外,多安置元老勋旧,无职司。北魏、北齐与太师、太保并号三师。北周列为三公之一,正九命。隋初复号三师,正一品,大业三年(607)罢。唐复置,用作赠予元老大臣的荣衔,正一品。天宝前除授甚少,唐末五代用为藩镇加官,遂至冗滥。北宋初用为宰相、亲王、使相的加官,正一品。政和二年(1112)改号三公,执掌朝政,行使宰相职权,后亦作为勋臣加官。南宋沿置。辽、金、元皆为加官、赠官,正一品。明初置为皇帝的辅弼大臣,权任颇重。建文间罢,仁宗复置。后渐成虚衔,为勋戚大臣的加官、赠官,正一品。清代沿置。(2)太子太傅的简称。(3)西汉初诸侯王国亦置,辅导国王,诸侯王不守法,则向朝廷举奏。成帝时改称“”或“王傅”。

猜你喜欢

  • 陈选

    1429—1486明浙江临海人,字士贤,号克庵。天顺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罢贪官。成化时督学南畿,改河南,迁按察使,官至广东右、左布政使。后忤广东市舶太监,遭诬被逮,卒于南昌途中。著有《小学集注》。

  • 寒士

    寒门或后门出身之士人,相对于甲族出身的士人而言。南朝宋豫章邓琬自称“身南土寒士”,而其父胤之为宋光禄勋,祖潜之为宋镇南长史,曾祖玄、高祖混并为晋尚书吏部郎,非甲族。但虽甲族而门寒者,亦偶称寒士。宋谢灵

  • 东班

    官制用语。宋代指东班诸司使、副使。包括皇城、翰林(茶酒)、尚食、御厨、军器库、仪鸾、弓箭库、衣库、东绫锦、西绫锦、东八作、西八作、牛羊、香药库、榷易、毡毯、鞍辔库、酒坊、法酒库、翰林医官使、副使。宋初

  • 吹剑录

    书名。南宋俞文豹撰。文豹字文蔚,括苍(今浙江丽水)人。一卷。又续录、三录、四录各一卷。时人或易名《唾玉集》。清修《四库全书》时,续、三两录已佚,仅正录入存目,四录题作《吹剑录外集》。近人据抄本并搜录遗

  • 蒙古字学

    学校名。教习蒙古文字。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二月颁行八思巴创制的蒙古字。七月,立诸路蒙古字学,招收生徒学习。次年,设诸路蒙古字学教授。八年,又规定蒙古字学生徒,免一身差役,学习二三年后,考试中选者

  • 蓨县

    蓨,《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汉书·景帝纪》、《周亚夫传》作“條”,《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作“修”,《地理志》作“脩”。《三国志·魏志·田畴传》、《晋书·地理志》作“蓨”。西汉文帝后元二年(前162

  • 中西闻见录

    杂志名。清同治十一年七月(1872.8)由外国教会组织京都施医院创办于北京。月刊。由美国人丁韪良和英国人艾约瑟(Joseph Edkins)等主持。以刊载各国近事、商业消息、一般新闻评论和介绍“天文地

  • 坎儿井

    亦作坎尔井。古称井渠。新疆维吾尔族农民利用地下水溉田的水利设施。主要流行于吐鲁番、鄯善、托克逊、哈密等干旱地区。由竖井、暗渠、明渠三部分构成。竖井若干,直通地下含水层,用以取土疏浚;地下暗渠一道,与竖

  • 六济之戎

    西周族名。周幽王三年(前779),命伯士率军加以征伐,失败,伯士战死。见《竹书纪年》。

  • 纪昀

    1724—1805清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年自号石云。乾隆进士,授编修。历充山西乡试正考官、顺天乡试同考官,提督福建学政。服官五十余载,先后任贵州都匀知府,内阁学士、左都御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