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太一

太一

①至极唯一之意。《庄子·天下》谓老子之学“主之以太一”,实为“”之别名。《吕氏春秋·大乐》:“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名),谓之太一。”认为“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礼记·礼运》:“礼必本于大一。”孔颖达疏:“必本于大一者,谓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也。极大曰太,未分曰一,其气既极大而未分,故曰大一也。”“大一”即“太一”。认为太一是天地未分时的混沌元气。太一又指太古之时。《荀子·礼论》:“贵本之谓文,亲用之谓礼,两者合而成文,以归大一。”王先谦集解:“大读为太,太一谓太古时也。”②神名。或作大一、泰一。初为道家用语,系宇宙本根的代称。后被作为上帝的别称。《史记·天官书》张守节正义:“泰一,天帝之别名也。”刘伯庄云:“泰一,天神之最尊贵者。”太一的祀典甚为隆重。《史记·封禅书》载:“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于南郊,用太牢,七日。”③即“终南山”。

猜你喜欢

  • 陈遵

    西汉京兆尹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字孟公。平帝时,以校尉镇压槐里赵朋、霍鸿起义,封嘉威侯。为列侯近臣贵戚所敬重,牧守之官及郡国豪杰至京师者,莫不登门拜谒。新莽时为河南太守,因乘车入闾巷,过寡妇家置酒

  • 周十隆

    一作周世隆。南宋虔州(今江西赣州)人。曾从钟十四起义。绍兴三年(1133)率众攻循、梅、汀等州。统制官赵详等合兵镇压。次年投降。旋因官兵掳掠所部妇女,复率众活动于汀、循、梅、潮一带。五年受虔州守韩照招

  • 仪仗使

    官名。宋代大礼五使之一。以御史中丞、枢密直学士、知制诰、参知政事或翰林学士充任,掌皇帝亲行祭祀及举行大礼之有关仪仗事宜。

  • 丽水县

    唐初置。以丽水得名。治今浙江丽水市西。属括州。唐武德八年(625)省入括苍县。大历十四年(779),又改括苍县为丽水县,为处州治,治今市东。唐末,卢约据其州,迁治今市西二里小括山上。元至元二十七年(1

  • 太淑人

    命妇名号。明置,以封正、从三品官员的母亲、祖母,清沿置。

  • 中日暂立奉新电线借用合同

    清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十九日(1906.2.12)订于辽阳。凡三款。规定日本将其在日俄战争中非法占据之中国奉天(今沈阳)至新民府电线一条“借与”中国。

  • 小中正

    魏、晋、南北朝时期负责评定士族内部品第的官员。各郡、国皆置。凡任职于京师、籍贯为本郡的士族,经郡、国大中正推举和司徒府通过后,即可兼任,罢免亦同。西晋时,佐郡、国大中正评品本郡士族,每月与大中正在上东

  • 对籴

    北宋时,京东、京西、陕西、河北等路,曾按上户税额摊派籴粮数额,谓之对籴。南宋时,四川等地实行对籴,民纳税一石,即籴买一石,官府或支一半价钱,或不支价钱。

  • 大臭

    1087—1155金辽阳(今属辽宁)人,渤海族大氏,本名挞不野。辽末,年二十余被征从军。兵败,被金太祖俘获,授猛安,兼同知东京留守事,随太祖破辽。天会三年(1125),从宗望攻宋,下信德府。次年,授万

  • 陈亢

    前511—?春秋末陈国人,字子亢,一字子禽。孔子学生,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不载。曾问伯鱼(孔鲤)异闻,得知学诗、学礼等事(《论语·季氏》)。陈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