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外郎

外郎

①汉代对散郎之称呼。汉之郎官,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掌宫殿门户,出充车骑。没有固定职务的散郎称外郎。《汉书·惠帝纪》:“赐民爵一级,中郎、郎中满六岁爵三级,四岁二级。外郎满六岁二级”,“谒者、执楯、执戟、武士、驺比外郎”。颜师古注引苏林曰:“外郎,散郎也。”或谓给事宫外之郎,在郎官中地位最低。②宋元时对衙门书吏之称呼。《元曲选》孟汉卿《魔合罗》二:“官人清如水,外郎白如面,水面打一合,糊涂成一片。”③明代对吏员之称呼。《日知录》卷二十四《外郎》:“今以吏员为外郎。”④官名。清代置,为衙门中的低级官员。如八旗都统衙门、驻防将军衙门、兵部武选司、盛京五部等机构内均设,员额不等,位笔帖式之下。一般由官学生考试后选用,秩从九品。属兵部武选司者,由兵部于领催内遴选咨部补授,五年期满并无过犯,经一一交待清楚,本司出具印结,咨部以八品笔帖式即用。属盛京五部者,多为汉军缺,由候补笔帖式内挨补,六年期满,除授州同、州判、县丞。

猜你喜欢

  • 台州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台州为路。治临海县(今市)。辖境相当今浙江台州市及宁海县地。属江浙行省。明洪武初改为府。

  • 荫监

    又称荫监生、荫生。明清国子监监生名目之一。明初沿袭前朝任子之制,定文官一品至七品,皆可荫一子入国子监读书。后改为在京三品以上方可请荫。由此途入监者又称官生。另有出自皇帝特恩者,不限官品,称恩生。凡得荫

  • 庆历国朝会要

    历(曆)书名。又名《三朝会要》。北宋章得象等撰。一百五十卷。天圣八年(1030),宋绶、冯元、李淑、王举正、王洙同修。庆历四年(1044)书成,监修国史章得象上于朝。起建隆元年(960),讫庆历三年,

  • 朱洪章

    1831—1895清贵州黎平人,字焕文。道光三十年(1850)为乡勇,从胡林翼镇压农民起义。咸丰四年(1854)隶湘军塔齐布部,塔齐布死,隶毕金科部。数年间在两湖、江西与太平军作战,升千总。毕金科死,

  • 分田劫假

    西汉地主剥削农民的一种方法。《汉书·食货志》:“汉氏减轻田租,三十而税一,常有更赋,罢癃咸出,而豪民侵凌,分田劫假,厥名三十,实十税五也。”历来有二说:一说地主将土地分给农民耕种,而劫夺其收获物;一说

  • 杂俎

    文体名。与杂录、随笔相似。唐段成式命其所作笔记为《酉阳杂俎》,后人效之,常将无类可归之文,标目为杂俎。

  • 铛户

    宋代户籍之一种。并州(治今山西太原)有煮碱为盐之业,官府籍州民有碱土之户充籍,岁输盐课,有余则中卖入官。至和初规定,凡煮盐满三年,地利尽者,可自言,另选他户代之。

  • 金万照

    1838—1872清云南澄江人,后移居玉溪,号盛斗。回族。伊斯兰教哲赫林耶教派“大尔令”(学者)。咸丰、同治年间贵州回民起义,云南布政使岑毓英欲借其在教中之声望,令往招抚。至贵州后归附起义军,受重用。

  • 靖康传信录

    书名。宋李纲撰。三卷。自宣和七年(1125)冬,至靖康二年(1127)春,金军两次南下,纲力主战守,反致罢斥。乃取所藏自钦宗即位以来御笔内批及表札章奏等,编而次之,并叙其本末大概,以成此书。前有自序。

  • 西周封国。伯爵,姬姓。始封之君为周公之子。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南。《春秋》隐公七年(前716):“天王使凡伯来聘”;《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