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庶
魏、晋、南北朝时士族、庶族的等级区别。《宋书·恩倖传》:“魏晋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别。”《南史·王球传》:“士、庶区别,国之章也。”东汉末年开始,大官僚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逐渐形成为大姓豪族,称为士族或世族,又称高门。不属于士族的则称为庶族,又称寒门。士、庶之间不能通婚,甚至不得平起平坐,庶族虽官高位显,其自视亦不敢与士族较。参见“士族”。
魏、晋、南北朝时士族、庶族的等级区别。《宋书·恩倖传》:“魏晋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别。”《南史·王球传》:“士、庶区别,国之章也。”东汉末年开始,大官僚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逐渐形成为大姓豪族,称为士族或世族,又称高门。不属于士族的则称为庶族,又称寒门。士、庶之间不能通婚,甚至不得平起平坐,庶族虽官高位显,其自视亦不敢与士族较。参见“士族”。
即“哲博伯克”。
档案名称。清代军机处档册。记载道光间挑选大员子弟事件。清代在京文职三品以上,武职二品以上,及世职公侯伯等现职官员;在外文职按察使以上,武职总兵以上之现职官员统称大员。其兄弟子孙,凡年已及岁之文职六品以
书名。清张勇撰。子云翼编辑。凡六卷。收集的奏疏始于顺治六年(1649),终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共一百二十篇。张勇为清初大将。明末曾任副将。入清渐升为提督,参与平定三藩叛乱,是书主要内容是其出镇
管或作关,又称叔鲜。西周初三监之一。姬姓,名鲜。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武王灭商后被封于管(今河南郑州),以监视武庚及殷遗民。武王死,成王年幼继位,周公代摄国政,他与蔡叔疑周公不利于成王,同武庚作乱。周
?—442南朝宋彭城吕县(今江苏徐州东)人,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晋末,初为无锡令,在县有能名。入宋,除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元嘉三年(426),累迁西戎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关中流民前后出汉川归之
又作巡守。传说古时帝王每隔五年要视察诸侯所守之境,称巡狩。《白虎通·巡狩》:“王者所以巡狩者何? 巡者,循也;狩者,牧也,为天下循行守牧民也。”汉高祖曾用陈平计,伪称巡狩云梦以会诸侯,乘楚王韩信前来迎
1861—1925安徽合肥人,字仲仙。李鸿章侄。历任道员、湖南按察使、云南布政使等职。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升广西巡抚,旋调云南巡抚。宣统元年(1909)任云贵总督。云南光复后去上海。1913年被
? —906唐时渤海第十四代王。公元894—906年在位。二次遣使朝唐,一次遣使入日本。
明代苏州府太仓州(今属江苏)所产之棉布。当地人称小布。用纱匀细,工极精良,价高于一般棉布。
见“閤门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