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通通释
书名。清浦起龙撰。二十卷。唐刘知几撰《史通》,明以来即有学者为之注释,如明李维桢《史通评释》、王惟俭《史通训故》及清黄叔琳《史通训故补》。浦氏吸取三家之长,订讹补遗。在贯通全书之基础上,析理释义,考辞定名,而不任意揣测,炫博贪奇,较为平实;校正失、违、淆、错,亦能广参群籍,尽绎全文而后加以刊定。但亦有臆改古书文字,不够审慎之处。至于句解章评,有乖注书体例,尤为通人所讥。书刊印后,作者又多次挖改。以求放心斋初刊石印本为最佳。
书名。清浦起龙撰。二十卷。唐刘知几撰《史通》,明以来即有学者为之注释,如明李维桢《史通评释》、王惟俭《史通训故》及清黄叔琳《史通训故补》。浦氏吸取三家之长,订讹补遗。在贯通全书之基础上,析理释义,考辞定名,而不任意揣测,炫博贪奇,较为平实;校正失、违、淆、错,亦能广参群籍,尽绎全文而后加以刊定。但亦有臆改古书文字,不够审慎之处。至于句解章评,有乖注书体例,尤为通人所讥。书刊印后,作者又多次挖改。以求放心斋初刊石印本为最佳。
征(徵)书名。原题《皇清诰授奉政大夫特旨访召安徽补用直隶州知州显考元征府君年状》。清方楷编。谱主方骏谟,字元征,咸丰十一年(1861)曾入曾国藩幕。是谱由其子所编。起嘉庆二十一年(1816),迄光绪五
在今河北玉田县东北。《三国志·魏志·田畴传》:东汉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征乌丸,令田畴“将其众为乡导,上徐无山,出卢龙”,即此。
又称殷武。商王。名昭。小乙之子。武丁是庙号。继小乙即位。小乙曾使之处于民间,知稼穑之艰难、百姓之疾苦。又学于贤臣甘盘。即位后,求贤觅才,于傅岩(今山西平陆北)版筑之胥靡中发现傅说,任为相,与甘盘共辅国
书名。南宋末年陈元靓编,元人增补。元靓,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人,平生无功名仕历,惟隐居著书。另著有《岁时广记》、《博闻录》。元至顺间建安椿庄书院刻本题名为《新编纂图增新群书类要事林广记》。中华书局据
①西汉置。在今陕西神木县西。属上郡。东汉末废。②西晋置。治今青海循化县北。属金城郡。北魏后废。③北魏置。在今陕西彬县西南。属新平郡。隋开皇三年(583)徙治今彬县。次年,改名新平县。
或称捕猎户。元诸色户计之一。专门为皇室及诸王捕猎禽兽,供祭祀、饮食或提供毛羽、皮张等用。主要由析居、放良人户以及漏籍孛兰奚、还俗僧道等充当。元朝常将打捕户与鹰房户合并在一起,设立机构,进行管理。打捕户
清土地买卖术语。谓出卖小租,即出卖土地使用权。
官名。春秋楚置。掌王宫禁卫的长官。《左传·文公元年》:“穆王立,以其为大子之室与潘崇,使为大师,且掌环列之尹。”杜预注:“宫卫之官,列兵而环王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秋官府刑部司长官,掌刑法的判决与执行。正五命。下设小刑部大夫、小刑部上士、小刑部下士以佐其职,领司刺上士、乡法上士、遂法上士、稍法上士、县法上士、畿法上士、方宪上士、掌
报纸名。清光绪三十年正月五日(1904.2.20)在香港创刊。日报。保皇党重要言论机关,徐勤、伍宪子等主编。鼓吹君主立宪,诋诽暴力革命。辛亥革命后更名《共和报》,伍权公主编。1921年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