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医说

医说

书名。南宋张杲撰。杲字季明,新安歙县(今属安徽)人。初成于淳熙十六年(1189),后又加补充。十卷。初刊于嘉定十七年(1224)。该书是集录历代医著及文史资料中的医学传说、典故而成。分为历代医家、医书、本草、针灸、诊法及多种病证、养生、修养调摄等四十九类。内容丰富,史料价值较高。现存宋刊本、明刻本、《四库全书》本等。

猜你喜欢

  • 车辂院

    官署名。宋代置,隶太仆寺。掌皇帝乘舆、法物,安排大驾、法驾、小驾所需各种车辆,区分不同名位所用车辆数目与陈列的先后顺序。监官三人。

  • 制国用使司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置,掌财政。中书平章政事阿合马兼领制国用使,下设同知制国用使司事、制国用副使。七年罢,改立尚书省。

  • 征税口岸

    清代水路钞关派出之征税机构。各关依据货物种类及吞吐量而置,设有定额,题报在案,多者数十,少者一至数个,不得任意增减。口岸由监督派委所属笔帖式、司库等官督同家人、长随、书吏分驻,掌其榷务。所征货税逐日登

  • 欹器

    一种容器。依其盛水多少,重心将发生变化,从而显出或欹或正或覆的状态。《荀子·宥坐》:“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还记述它盛水适中或过满或不盛水的状态:“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历代几乎都有人创

  • 勾到

    司法用语。清代勾决罪犯的文册到达,谓之勾到。

  • 定课郎

    一作定科郎。官名。尚书省郎官。三国魏黄初中置,为尚书二十五郎之一。课,即课吏、课诸州郡。定课郎例在吏部郎之中,职比考功。两晋省。南朝宋元嘉十八年(441)增置删定曹郎,即定课郎之任。

  • 内书侍郎

    隋大业末改中书侍郎为内书侍郎。唐武德三年(620)复旧称。

  • 义净

    635—713唐齐州(今山东济南)人,一说范阳(今北京城西南)人,俗姓张,名文明。僧人。咸亨二年(671)由海道往天竺,留学那烂陀寺十一载,亲近著名大师宝师子等,研究瑜伽宗、中观宗、因明学和俱舍论,后

  • 洞屋

    又称洞子。攻城器械。古代战士掩体。以木撑柱为之,冒以牛皮,其状如洞。战士身在洞屋中,可避敌箭伤害。五代天祐六年(909),吴与吴越交战,吴推洞屋攻苏州城。吴越则置轮于竿首,垂絙投锥以揭之,攻者尽露。后

  • 贞观律

    唐太宗时制定的刑律。贞观元年(627),太宗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修改旧律,将旧法应处绞刑的罪行五十条改为免死、断右趾。后又采纳裴弘献等建议,改断趾法为加役流。减隋《开皇律》死刑为流刑者九十三条。共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