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司马
官名。又称中军司马。春秋时晋国置。晋国上、中、下三军皆设司马。元司马为中军的军法执行官。大夫爵。
官名。又称中军司马。春秋时晋国置。晋国上、中、下三军皆设司马。元司马为中军的军法执行官。大夫爵。
?—562北朝时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人,字子安。有谋勇。北魏普泰初,官至征西将军。西魏大统元年(535),进爵冠军县公。四年,为鄜城郡守。七年,从侯莫陈崇率郡兵破稽胡,除燕州刺史,迁车骑大将军。
即王延钧。五代时闽国君。公元927—935年在位。太祖王审知次子。后唐天成元年(926)底,与审知养子延禀起兵杀兄延翰,自称留后。三年,受封为闽王。长兴四年(933),称帝,国号大闽,年号龙启。改名鏻
官署名。北宋景德四年(1007)置管勾往来国信司,属内侍省。后改称。掌宋辽通使交聘事务,管勾官二人,以都知、押班充任。元丰改制后属鸿胪寺。南宋并归礼部。
官署名。即内侍省,唐垂拱元年(685)改,神龙元年(705)复名内侍省。
官名。西汉少府属官,主饼饵,与太官、导官俱掌宫廷饮食。有丞为其副职。东汉省令,置丞一人,秩三百石,为太官令之属,主酒。
?—1444明浙江西安(今衢州)人,字文枢。永乐进士。授监察御史,超迁山西按察使。平反冤狱,纠治贪浊。宣德三年(1428)授南京工部右侍郎。英宗即位,往四川、贵州、云南考察官吏,正统二年(1437)奉
书名。清钟英等辑。四卷。户部陕西司掌管陕西、甘肃、新疆三省钱粮财政,编辑光绪年间有关三省收支各款奏折而成。时新疆新设行省,述其度支颇详。为清代西北财政史料。有光绪官刊本。
商办企业。清光绪十二年(1886)由福建商人创办于上海。因资本不足,发展缓慢。
冒用尊号。《春秋·哀公十三年》:“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杜预注:“夫差欲霸中国、尊天子,自去其僭号而称子,以告令诸侯。故史承书之。”
即连署。东汉时有重大案件,需由具体承办机关呈转三公连署,奏报皇帝。据《后汉书·党锢列传》,东汉末年党锢事起,宦官集团诬害李膺等人,案卷送经三府,太尉陈蕃不肯平署,桓帝震怒,径直下令逮考李膺等人于黄门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