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寨长官司
土司名。明置,隶保靖宣慰使司。治今湖南凤凰县。居民主要为苗族。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省入凤凰厅。
土司名。明置,隶保靖宣慰使司。治今湖南凤凰县。居民主要为苗族。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省入凤凰厅。
?—前716春秋时秦国国君。名失传。公元前765—前716年在位。秦襄公之子。即位四年迁于汧水、渭水会合处(今陕西眉县附近),筑城邑。文公十六年(前750),以兵伐戎,败戎后得周之遗民,收地至岐(今陕
战国时西周国人。因使西周与秦建立友好关系而受封于梗阳(今山西清徐)。见《战国策·韩策三》。
隋开皇六年(586)置东阳县。十八年改为漳南县。在今河北故城县东北。属贝州。大业时属清河郡。唐复属贝州。北宋属恩州。至和元年(1054)降为镇。
相传为金天氏(少昊)后裔。昧之子。封于鄀(今河南内乡与陕西商州间),为允姓之戎之祖。
隋博陵(治今河北定州)人。好学不倦,博通经史,为人鲠直。开皇中,为羽骑尉。后直秘书内省,典校群籍。迁校书郎,出为县丞。数年不得调。时朝政日坏,官吏受贿贪赃,独以廉洁自持。遭逢离乱,不知所终。著有《治道
1617—1679明末清初湖广崇阳(今属湖北)人,字圣功,别号樵云。少颖悟,喜游侠驰射。明崇祯十六年(1643),曾纠乡勇守城,抵抗张献忠农民军。隆武元年(顺治二年,1645),起兵抗清,复崇阳。旋兵
西夏仁宗时帝师。号贤觉,任讲经律论、功德司正、偏袒都大提点,受俱足封号。曾与仁宗同署名详勘《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经。或说为吐蕃僧人。
见“三史国语解”。
书名。清王应奎撰,六卷。成书于乾隆五年(1740)。作者少年以诗闻,然八入棘闱未得中式,遂退隐山居,埋头著述。是书仿宋洪迈《容斋随笔》之例,内容分为两类:一是读书所得,随手札记,凡经史子集、诗词曲画、
即“棍噶扎勒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