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北宋初,属东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从七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废。
官名。金朝置,属宫师府。位在侍药下,掌承奉医药。
官名。明置,为御药房长官,掌御用药品,及医官,与太医院官相表里。见《明史·职官三·宦官》。
海关海事部的一科。见“海事部”。
官名。隋太仆寺有牛羊署,置令及丞,掌牧养牛羊之事。炀帝时罢。
内侍阶官名。金、元朝皆置。金二十五阶之第十五阶,秩正七品下。元十四阶第八阶,从五品。官名。金代内侍官,正七品下,称通御郎。见《金史·百官一》。
即“大理寺提点”。官名。辽南面官中置大理寺,以提点大理寺为长官。
官名。据《明会典》记载,明代于山东以主事与郎中、副使分掌河帑出纳。
官名。清朝八旗都统衙门所属左、右司之职官。雍正七年(1729)设,每旗二人,左、右司各一人。负责掌管本旗印信。十三年省、改设印务参领。
女官名。南朝宋太宗泰始 (465~471)中置,负责后宫的监察事务,员二人,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