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通直散骑侍郎

通直散骑侍郎

官名。东晋元帝太兴元年(318)使员外散骑侍郎二人与散骑侍郎通员当值,故名。后增至四人,属散骑省。职同散骑侍郎,参平尚书奏事,兼掌侍从、讽谏,地位较高。南朝属集书省,宋以后地位渐低,常授衰老之士,多为加官,不被人重。梁六班,陈八品、秩千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91)亦置,属集书省,员六人。初定四品中,太和二十三年改从五品上。北齐沿置,除集书省置六员外,集书省所辖起居省亦置一员,从五品上。隋初属门下省,掌陪从值朝,员四人,从五品上,炀帝大业三年(607)罢。唐高祖武德七年(624)置为从五品上文散官,太宗贞观元年(627)废。参见“散骑侍郎”。


官名。晋置,晋武帝置员外散骑侍郎;太兴元年,元帝使二人与散骑侍郎通员直,故称通直散骑侍郎,后增为四人。与侍中,黄门侍郎、散骑常侍、散骑侍郎共平尚书奏事。也简称“通直郎”。其后,宋齐梁陈等朝皆置。见《晋书·职官志·通直散骑侍郎》、《宋书·百官下·通直散骑侍郎》、《南齐书·百官志》、《隋书·百官上》。

猜你喜欢

  • 二等县

    县的等级之一。见“一等县”。

  • 童子科

    选举制度。唐朝始设,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卷诵文十,全通者授官,通七者授出身。应试者由本贯申送礼部,同明经举人之例,考试讫奏闻。宋朝沿置,十五岁以下能通经赋诗者,州举送朝廷,先由国子监

  • 典宿卫事

    官名。辽置,见“宿卫司”。

  • 太子洗马

    东宫属官。洗亦作先。先马,即前驱。秦置,汉因之。掌宾赞受事,太子出行则为前导。西汉属太子太傅、少傅,秩比六百石,以十六员为额。东汉属太子少傅。三国魏因之,七品。蜀亦置。晋朝置八员,七品,为太子詹事属官

  • 器师

    官名。春秋战国置。掌理督造器物,《荀子·解蔽》: “工精于器而不可以为器师。”

  • 行营马步使

    武官名。后唐置,掌行营军马。《资治通鉴·唐纪三》记“安从诲从者争舟,行营马步使陶玘斩以徇。”

  • 副都统

    官名。① 临时性军事副统帅。唐朝德宗兴元元年(784)始置,位都统之下。与都统同属临时性军事长官,掌征伐,不赐旌节,事毕即罢。宋朝置“副都统制”,简称副都统,与都统制共掌节制军马,亦非常职。辽、金亦有

  • 五官副正

    官名合称。唐肃宗乾元元年(758)置,为秘书省司天台所置春、夏、秋、冬、中五官正之副,各一员,正六品上。官名。见“五官正”。

  • 民政副大臣

    见“民政部侍郎”。官名。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改民政部左右侍郎为副大臣,减员额为一人。见“民政部”。

  • 上都采山提领司

    官署名。元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置,属大都留守司。掌采伐材木,烧炼石灰。以提领一人为主官,下设副提领、提控各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