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①官制用语。官吏调任曰转。指转任与原品秩相同的其他官职,或同职而仅调换任所,并无升级或降职之意。汉朝尚右黜左,故官吏降职亦称左转。唐朝为改官形式之一,多由品同职重官转为品同(或稍低)职轻之官。宋朝官员寄禄官叙迁称为转官。军职迁补称为转员。②唐朝勋官等级代称。唐制,勋官有十二转,自上柱国至武骑尉,一转即一等。


1、官吏调任品秩相同的其他官职或同职的不同任所叫转。汉朝以右为上,降职称左转。《汉书·孔光传》:“上甚信任之,转为仆射、尚书令。”《后汉书·陈蕃传》:“征为尚书仆射,转太中大夫。”《魏书·裴延儁传》:“以军功稍迁太尉从事中郎,转咨议参军。”

2、勋官等级的代称。唐制,勋官有十二转,一转即一等。

猜你喜欢

  • 不禄

    周朝士死于官位之讳称。《公羊传·隐公二年》: “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礼记·曲礼下》: “士曰不禄。”孔颖达疏: “不禄,不终其禄也。”

  • 国务卿

    官名。民国初年,在大总统府设政事堂,置国务卿,承大总统之命处理政事,副署大总统发布的命令。官名。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袁世凯公布“新约法”,废国务院,于总统府设政事堂,以国务卿为主官,赞襄总统处理

  • 怯薛歹

    见“怯薛”。

  • 白簿治礼吏

    官名。南朝齐置。太常国学属官,员八人,五品。

  • 提领左藏南库

    官名。南宋置为左藏南库主管官,以侍从官充任。

  • 副整事

    官名。吐蕃官,曰喻寒觅零逋,与整事大相、小整事任国事,总号曰尚论掣逋突瞿。

  • 议曹从事中郎

    官名,东汉末年刘备置,掌参谋议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表于汉帝曰……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

  • 俸钱禄粟制

    元代俸禄制度。其制是禄米岁给,按品级高下规定其数额;俸钱以锭计算,每锭五十两,以品级定其额数。外官并有职田之制,无职田者酌量给粟麦。

  • 副中郎将

    官名。《汉书·苏建传附苏武传》:“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时武为中郎将,副中郎将当为其副贰。官名,汉置,掌领兵征伐或奉命出使。《汉书·苏武传》:“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

  • 外城工巡局

    官署名。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七月置,掌同内城工巡局。设会办外城工巡局事务大臣二人,下设监督、总办、帮办等。内部组织分为文案处、支应处、待质所、发审处。所属机构有内外城巡捕东分局,外城巡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