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长
军官名。北洋政府改清末新军海军各舰管带为舰长,以校官充任。下设副长(中、少校或上尉)一人,协长(少校)一人,航海正(上尉)一人,航海副(上、中尉)一至二人,枪炮正(上尉)一人,枪炮副(上尉)一人,鱼雷正(上尉)一人,鱼雷副(上尉)一人,轮机长(轮机中、少校)一人,轮机正(轮机少校或上尉)一至二人,轮机副(轮机上、中尉)一至二人,军需正(一等军需官)一人,军需副(一、二等军需官)一至二人,军医正(一等军医官)一人,军医副(一、二等军医官)一至二人,书记官(尉官相当文官)一人。
军官名。北洋政府改清末新军海军各舰管带为舰长,以校官充任。下设副长(中、少校或上尉)一人,协长(少校)一人,航海正(上尉)一人,航海副(上、中尉)一至二人,枪炮正(上尉)一人,枪炮副(上尉)一人,鱼雷正(上尉)一人,鱼雷副(上尉)一人,轮机长(轮机中、少校)一人,轮机正(轮机少校或上尉)一至二人,轮机副(轮机上、中尉)一至二人,军需正(一等军需官)一人,军需副(一、二等军需官)一至二人,军医正(一等军医官)一人,军医副(一、二等军医官)一至二人,书记官(尉官相当文官)一人。
官名。战国秦置,侍医之长。《史记·扁鹊列传》:“扁鹊名闻天下”,“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使人刺杀之。”秦、汉置为少府属官,掌宫廷医药。领诸员医,如太医监、侍医、医工长、医待诏、乳医、本草待诏等
官名,金朝置,从七品,掌疋帛颜色、油漆诸物出纳之事。其佐官有副使一员,从八品。判官一员,正九品。见《金史·百官三》。
县主之夫的称谓。见“郡马”。
见“牌”。
清朝荫叙制度之一。顺治三年(1646)定制,官员为王事而亡,依应升品级赠衔,并荫一子入监读书。康熙十八(1679)定,殉难官依本衔荫子,不依赠衔。雍正十二年(1734)定,官员因公差而死,依应升品级荫
官署名。明建文(1399—1402)中于各郡王府置,设官一人,掌祠祭之事。永乐(1403—1424)初罢。
文书名。上行文。亦称“夹片”、“附片”。清朝臣工以奏折奏事,一折准奏一事,凡意有未尽,或另言他事者,则另纸陈明,附于折内,是为片。每折可附一、二、三片不等,一片各言一事,不相关联,亦不具衔名及日期,开
官名,汉置,掌领楼烦人组成的射击兵。楼烦,汉时的胡族名,以善射著称,故称楼烦将。见《历代职官简释》。
官名。唐朝军器监甲坊署次官,置一人。正九品下。
官署名。掌修治汴河堤岸事务。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诏本司隶都水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