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用语。宋朝御史台自御史中丞至御史每人各上一奏章,以言某官之罪,称合台。
守关的官吏。唐元结《元次山集·欸乃曲》:“唱桡欲过平阳戍,守吏相呼问姓名。”
官名,西汉末年王莽置,掌察举非法。见《汉书·王莽传》。
官名。汉代置钩盾令及丞,属少府,掌京城附近诸池、园苑及其中果蔬等种植之事。魏晋沿置,南朝不置,北魏无考,北齐始置钩盾署,置令及丞,又别领大囿、上林、游猎、柴草、池薮、苜蓿等六部丞。隋沿置,设令二人。唐
官制用语。即“除拜”与“府板”的合称。
宫中女官名。南朝宋明帝定后宫百官时置,属宣融房,六品。
满语官名。汉译为“左通政使”。
官名。北齐置。参见“暴室局”。
官名。清末资政院秘书厅属官。宣统二年(1910)置。分一、二、三等,各四人,奏补。五、六、七品不等。掌承秘书长之命,分掌本厅各科事务。
官名。西周置。《扬簋铭》: “王若曰: ‘扬,作司工, 官司量田。 众司, 众司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