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名。北周置,正职为上士,副职为倅长中士。参见“六率”。
官名。春秋晋置。上军将之副职。晋国军制分上、中、下军,皆设将、佐。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天王府与东、北、翼三王府的属官,分别称为典天锣、典东锣、典北锣、典翼锣。
官名。晋始置,掌护卫之事。南朝宋齐梁陈及北魏、北齐沿置。
官名。元、明、清三朝地方各州道正司之长官。详“道正”。
宦者官署名。北齐置,设教尉。掌后宫用车。隶长秋寺中宫仆署。
军中杂职官名。太平天国设置,每监军四人,官阶为职同军帅,为监军处理文书事务。
军事指挥官名。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结束以后,以兵团为军队的一级编组,相当于集团军,下辖数个军或师,以兵团司令统率之。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非常制,有征伐则设。掌南部兵马之政令。
即郎官。《后汉书·明帝纪》:“馆陶公主(光武帝女)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谓群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是以难之。”故称郎官为星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