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勘幕职州县官院
见“磨勘院”。
见“磨勘院”。
官名。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1390)于中、左、右、前、后五军断事司分置,每司一人,正七品,分理军中刑狱。建文(1399—1402)中革。参见“五军断事司”。
见“出使大臣”。
宋朝检正中书吏房公事简称。参见“检官”。
内命妇位号。北齐置,为皇帝之妾。《北史·后妃传上》所载《河清新令》以光猷、昭训、隆徽为上嫔,比三卿。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掌朝下大夫掌察上士属官,正一命。
官名。东汉灵帝光和七年 (184) 三月置。为灵帝所置八关都尉之一,掌管小平津关 (今河南省巩县西北) 。董卓入洛阳后,贾诩曾以太尉掾为之。见《后汉书·皇甫嵩传》、《三国志·贾诩传》。官名,东汉灵帝中
官名。将军名号。东汉末及三国魏置,十六国前凉亦置。南朝宋八品。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七品下,二十三年改为从七品上。北周定为三命。隋初列为散号将军,从八品下,炀帝大业三年(607) 罢。杂
官名。即西域副校尉 省称副尉,西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初置,属西域都护,秩比二千石,助西域都护卫护西域。东汉沿置。官名,汉置,位低于将军,与都尉官俸相同的武官,掌屯兵,主征伐。副校尉官级官俸略低于校
官名。即太子内坊局。
官署名。①西魏、北周管理川泽、堤防、桥梁、渔业、舟舰运输的官署。隶冬官府。设中大夫为长官,小司水下大夫、小司水上士为属官。辖典壅上士、掌津中士、舟工中士、典鱼中士、典彘中士等。②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