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医正
官名。清末法部属官。详“法部监医正”。
官名。清末法部属官。详“法部监医正”。
官名。北魏置。《魏书·李孝伯传》“(自中散)迁秘书奏事中散,转侍郎、光禄大夫。”为任职于秘书省的奏事中散。参见“奏事中散。”
官名。宋朝吏部侍郎右选置,参掌本选之事。参见“侍郎右选”。
官署名。明朝内府宦官衙门,为八局之一。掌造各种旗、伞、幡、扇、氅及衣服等。设掌印太监一员,管理、佥书、掌司、监工多员,皆以宦官为之。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掌造宫中衣服。每年分发给内使、小火者冬衣夏衣
即“僚友”。《令簋铭》: “用飨王逆造,用既寮人。”参见“僚友”。
宋朝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省称。
官名。见“司仆寺”。
见“牧养监”。
官爵名。三国时蜀后主刘禅建兴元年,封诸葛亮为武乡侯。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官名,为门下督盗贼的省称,也称府后督盗贼。门下督盗贼,还简称督盗、门下督。为诸官府佐吏,掌兵卫,长官出,则带剑导从,居则巡逻察禁,以防奸盗。《后汉书·铫期传》:“督盗贼李熊,邺中之豪,而熊弟陆谋欲反城
官名。北齐、隋与唐初置,属司农寺,参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