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间局丞
官名。北齐置。见“白间局”。
官名。北齐置。见“白间局”。
官名。南宋史馆置,以侍从官充任,位在修撰下、检讨上,掌修史之事。
官库名。南宋置,隶四川总领所。
官名。全称整饬兵备道。明清道员之一。主治兵备事宜。明弘治 (1488—1505) 年间,以武职不修,议增副佥一员,隶于总兵,自此设兵备道者凡四十三处,分巡道兼兵备者五处。皆以布、按二司所属之参政、参议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秋官府刑部司长官,掌杖、鞭、徒、流、死五刑的判决与执行。下设小刑部下大夫、小刑部上士、小刑部下士以佐其职,领司刺上士、乡法上士、遂法上士、稍法上士、县法上士、
即丞相。《资治通鉴》晋咸安二年:“元相之重,储傅之尊。”参看“丞相”条。
官名。隋初于内侍省中置伺非八人,掌伺察非违之事。
官名。西魏、北周春官府太祝下大夫神士中士佐官,正一命。
女官名。汉置,《汉书·广川惠王传》:“后去立昭信为后;幸姬陶望卿为脩靡夫人,主缯帛。”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金司次官,佐司金中大夫掌金属矿藏的开发、冶炼及器物制作。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省六府诸司中大夫,遂成为司金司长官,称司金下大夫。宣帝即位,复置六
官名。诸侯的正卿,地位仅次于诸侯。《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国卿,君之贰也,民之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