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辽置,见“南护卫府”。
官署名。同“太史寮”。西周置。太史类史官处理公务的机构。详“太史寮”。
郡门下吏名。《隶释》五东汉《巴郡太守张纳碑》有录事掾,位次主记掾;晋代郡府置录事史,见《晋书·职官志》。参见“录事”。
官名。明成化二年(1466)于通政使司置,一人,正四品。不理司事,录武官黄卫所袭替之故,以征选事。万历九年(1581)革。
郡分职诸曹之一。设有掾与史,见《巴郡太守张纳碑》题名。所谓“比”,《周礼·小司徒》有“三年则大比”之说,郑玄注: “大比谓天下更简阅民数及其财物也。”比曹所掌当是主管检核民数及财物。其职与户曹相近,可
官名。唐玄宗开元六年 (718) 改乾元院修书官置,以六品以下充任。
宫官名。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五品。
县的等级。金朝以二万户以上、二万五千户以下的县为次剧县。
官名。宋朝南、北外都水丞司属官,员八人,分掌治水之事。
科举制科之一。隋代设置, 属于武类科目。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诏举。参见“制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