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八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见。
县长官正式办公的地方是县衙的正堂,县官所出文告,有时用它做县长官的代称。
官职等级制度。叉称班次。①官员临朝时所站位置。始见于春秋。《左传·庄公二十三年》: “朝以正班爵之义。”以后历朝各有具体规定。如两晋时特进为第二品,所占位置在诸公下,开府骠骑之上。明景泰时定,午朝时,
清朝“军机章京”之别称。
官名。东汉光禄勋属官右中郎将所主郎官统称,包括中郎、侍郎、郎中,皆无员。官名,汉置,其长官为右中郎将,俸比二千石。右署郎包括:中郎,俸比六百石;侍郎,俸比四百石;郎中,俸比三百石。除议郎外,郎官皆掌值
文书名。历代皇帝遇有庆典,或朝廷遇有武功等喜庆之事,臣下均上书颂表,是为贺表。《南史·垣崇祖传》:“高帝即位,方镇皆有贺表。”历代所上贺表情形各有不同,如宋朝之制,诸路有大庆瑞,宰相及文武群臣则上表称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参护与尉的别名,参见“参护”、“尉”。
官名。辽朝置,为北面官。东京都统军使司长官。
清朝户部所辖银库、缎疋库、颜料库之合称。
见“征收课税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