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执法官
官名。清末新陆军职官。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营制,始置。每镇一人,从三品,副参领充,简放。掌本镇军事司法及关于镇监各项事件,战时承办俘虏及占领地方司法诸事。
官名。清末新陆军职官。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营制,始置。每镇一人,从三品,副参领充,简放。掌本镇军事司法及关于镇监各项事件,战时承办俘虏及占领地方司法诸事。
官名。西周设置,见《尚书·立政》,是管理卿、大夫采邑的官。
官名,辽置,掌管皇族军政事务。见《辽史·百官志一·舍利司》。
官署名。南宋临安府置,设正开拆官、副开拆官、下名开拆官。掌文书收发之事。
参见“大理寺左寺丞”。
道官名。明清置,属道录司。秩从六品,左右各一人。
官署名。明朝陕西、山西、福建、湖广、四川行都指挥使司的简称。详见“行都指挥使司”。
官名,东汉置,世祖改常侍曹尚书曰吏曹尚书,原掌常侍黄门御史事,后又掌选举祠祀事。见《后汉书·百官志三·常侍曹尚书注》、《晋书·职官志》。官名。据应劭《汉官仪》所说,西汉的侍曹尚书至东汉改称吏曹尚书,《
官署名。金朝置。掌地方监察。设于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置司哈剌火州(今新疆吐鲁番)。十九年,改升为河西行御史台。
即“枢密院副都承旨”。
官名。清末禁卫军训练大臣正式衔名。详见“禁卫军训练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