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① 周朝军制。五百人为一旅。以旅帅为长官。《诗经·大雅·皇矣》: “爰整其旅”。《周礼·夏官·序官》: “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②《周礼》官名。一说为周朝置。处理一般政务的属吏。下士爵。《周礼·秋官·司寇》: “旅,下士三十有二人。”


(1)军队的代称。如夏少康居于有虞氏部落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卜辞说:“辛已卜,贞, 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库》三一○)所谓“登旅万”,指征集军队万人,与“登妇好三千”(征集的妇好所领的三千士兵)相对而言。《左传·成公十六年》有“惠公不振旅”之语。可见自夏代至春秋,旅均可用作军队的通称。(2)军队编制单位。殷墟《小屯南地甲骨》第二三五○片与二○六四片分别有“右旅”与“左旅”的记载,应是商代军队的编制单位, 其时代可能与“”作为军队编制的时间相近。编制情况不详, 可能是左右大行的代称。春秋时齐国以五旅组为军,每军一万人。太平天国与北洋政府时期以旅为师以下一级的军队编制单位。国民党政府沿置,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规定,每军辖两个师,每师辖两个旅。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又明令全国军队废除旅一级,由师直辖三个团。

猜你喜欢

  • 小司皮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皮司次官,佐司皮下大夫掌本司事务。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官名。见“司皮下大夫”。

  • 王府伴读

    官名。明朝王府官属。建文(1399—1402)中置,一人,与伴讲、伴书同称王府三伴。进见亲王时,侍坐,称名而不称臣,王待之礼如宾师。成祖即位,革。

  • 盛京户部

    官署名。清朝盛京五部之一。掌盛京财赋。顺治十六年 (1659) 设。置侍郎一人,总掌部务; 宗室郎中、堂主事各一人,掌档案文移。下设经会、粮储、农田三司,分掌泉货、谷糈、田亩诸事,各置郎中一人,员外郎

  • 制诰局局长

    官名。清末责任内阁属官。宣统三年(1911)四月设责任内阁,始置。一人,简任。承总理大臣之命管理局务,并监督指挥所属各员。

  • 守从事

    州分职吏名。晋代置于诸州,见《晋书·职官志》。北齐司州亦置,见《隋书·百官志中》。

  • 开国伯

    爵名。初指伯爵中开国置官食封者,后仅为爵位名。食邑为县,故爵前常冠以所封县名。晋朝始置,位在开国侯下,二品; 南朝沿置,梁开国诸伯,位视九卿,班次之; 隋初置为九等爵第七等,正三品,炀帝大业三年(60

  • 群牧副使

    官名。北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群牧司置,以閤门使以上及内侍都知充任。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群牧司并入太仆寺,使名遂废。辽朝七处群牧司皆置为次官。金朝为从六品。官名。见“群牧司制置使”

  • 典庖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有庖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主管供给食用牲畜的事务。北周依《周礼》置典庖中士,正二命,典庖下士,正一命。属天官府膳部中大夫。

  • 同文寺正卿

    官名。见“同文寺”。

  • 总理粮储

    官名。明置,此官除总理粮储外,还常兼提督军务,兼巡抚。实为地方军政长官,总理军民之政。见《明史·职官二·都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