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也写作“廱太祝令”,西汉置,雍县五畤祭祀时掌迎送神、读祭文等。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奉常》,参看“雍畤”条。
官名。北齐置为太府寺右藏署次官。隋朝沿置,四员。唐朝置三员,升正九品上。北宋初存其名而罕除授。金朝改右藏库副使,隶太府监。
礼部之别称。
官名。清朝职官之一种,即尚未实授之蓝翎长。
使职名。唐玄宗为控制司农寺、太府寺府库钱、帛、谷、物而置,开元二十六年(738) 侍御史杨慎矜充太府出纳使,天宝二年(743) 殿中侍御史张瑄充太府出纳使,天宝四载(745)殿中侍御史杨钊充司农出纳钱
即“刑部右厅”。
宋朝贡举考试名。简称舍试。神宗元丰二年(1079),始于太学实行。凡已校定分数的内舍生,两年考试一次,试卷封弥、誊录同礼部试。每三人取一人,优等限十人。内舍优校者,上舍试再中优等,称两优,补上等上舍,
官名。① 曲氏高昌国所置官。② “咨议参军”省称。
行征西将军和行征西将军事,都是代行征西将军之职事,凡将军皆掌征伐。《后汉书·孝和帝纪》:“烧当羌寇陇西,杀长吏,遣行征西将军刘尚……讨破之。“《后汉书·窦融列传》:“宪独不受封,遂将兵出镇凉州,以侍中
州门下吏名。两汉郡县各曹均有书佐,职主起草和缮写文书。南朝宋置此职于州,见《宋宁州刺史爨龙颜碑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