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左监门卫

左监门卫

禁卫军指挥机构。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左监门府置,十六卫之一。不领府兵,置大将军 一员、将军二员、中郎将四员,与右监门卫率亲近禁军,共掌宫城诸门禁卫及门籍,判入,职任颇重。有长史、录事参军事,兵曹参军事兼掌仓曹,胄曹参军事兼掌骑曹。武则天天授二年(691) ,置四色官及长上。德宗贞元二年(786) 置上将军一员,位大将军上。辽朝置,设大将军、上将军、将军,领折冲都尉、果毅都尉。

猜你喜欢

  • 府州县的等级之一。(1) 县。唐制县有赤、畿、望、紧、上、中、中下、下八等之差,望为八等县的第三等。京都所治为赤县,京之旁邑为畿县,望以下诸等均以户口多少、资地美恶分等。宋制亦为京、畿、望、紧、上、中

  • 副都点检

    即“殿前副都点检”。

  • 行宫副部署

    官名。辽置,见“行宫都部署司”。

  • 马步军都指挥使司

    官署名。辽朝南面官。分设于各州,统领马步军。设都指挥使、副使等职。

  • 御士尹氏

    官名。春秋时吴国置。侍御武士的长官。《叔繁簠铭》:“吴王御士尹氏叔繁作旅簠。”

  • 品官

    有品级的官。品官与非品官相对而言,古代官分九品,列于九品的称入流,不列于九品的无品小官,称未入流。宋代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二四上皇帝书》:“又欲使坊郭等第之民,与乡户均役;品官形势之家,与齐民并事。

  • 京削

    宋朝官文书名。又称改官举状、京状。即高、中级官员向朝廷推荐选人磨勘改为京官的奏状。每年或分上、下半年依名额荐举,一个名额称一“京削”。宋代高中级官员向朝廷荐举选人,经过磨勘改为京官的一种奏状。又称改官

  • 财政部常务次长

    官名。民国置,为财政部副长官,主管常务工作。相当今天的财政部副部长。

  • 封疆大吏

    明清对地方高级官员之统称。简称封疆。明清指三司长官都指挥使、布政使、按察使。清朝指总督和巡抚。以其总揽地方军政大权,故比之于古代分封疆土之诸侯。亦称疆臣、疆吏。指明清时代的总督或巡抚。参看“封疆”条。

  • 辽阳行省

    即“辽阳等处行中书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