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左侍禁

左侍禁

官名。①武臣阶官。宋太宗淳化二年(991)置,系三班小使臣。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定为正九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名,改忠训郎。② 宦官。宋徽宗政和二年重定宦官名,改内西头供奉官置。③西夏置于监军司内,分为左、右,汉族与党项均可领其职。


(1)武臣本官阶。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置,为小使臣之一,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易以武阶官之名,称忠训郎。(2)内侍阶官名。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由内西头供奉官改称,秩从八品。

猜你喜欢

  • 九成宫总监监

    官名。九成宫总监长官,亦称“九成宫总监”。

  • 委署库掌

    官名。又称委署库长。清朝内务府武备院之属官。南鞍、北鞍、甲、毡四库各设一人。正六品。协掌各库事务。

  • 率义将军

    官名。十六国时陇西鲜卑乞伏部置。《晋书·乞伏国仁载记》: “(乞伏述延以)叱卢那胡为率义将军,镇牵屯山。”

  • 东曹掾

    官名。西汉丞相府、东汉三公府属吏,主东曹,职掌二千石长吏选择迁除。东汉秩比四百石。三国两晋公府沿置。两晋末以参军代之,秩四百石,后罢。十六国亦多置。官名。西汉丞相府,东汉三公府皆置。汉朝公府办事分曹,

  • 银章

    即以银铸成的印章。其文曰某官之章。汉朝亦称银印,魏晋以后仅印文为某官之印者称银印。参见“银章青绶”。

  • 六参官

    唐朝称五品以上的武官等为六参官。唐制,武官五品以上及折冲当番者,五日一朝,号称六参官,因其一月朝参六次。唐制,武官五品以上及折冲当番者,五日一朝参,号称六参官。意谓每月六次朝见皇帝。

  • 滑濬都巡河官

    官名。金朝都水监属官。设于教城。管辖武城,白马、书城、教城四埽。人选由都水监廉举,领埽兵约二千人。

  • 东绫锦副使

    官名。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 (977)置,后用为武臣阶官,属东班诸司使。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从七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名,废。

  • 客省局副使

    官名。辽朝置。北面官。客省局副长官。详“客省局”。

  • 司仓书佐

    官名。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罢郡,以州统县,州置司仓参军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炀帝改州为郡,改司仓参军事为司仓书佐,主仓廪出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