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晋朝王国置。南朝宋、梁,北朝齐皆置。梁由王国自选补。
官名。西魏、北周天官府计部中大夫掌纳上士佐官,正二命。
官名。北魏置。在边镇统兵,属镇将。参见“军主”。
官名,掌刑狱。汉朝崔骃《大理箴》:“理臣司律,敢告执狱。”
监狱官名。见“新监狱”。
官名。三国魏元帝咸熙元年(264)置,诸男国属官。晋朝、南朝沿置。梁由男国自选补。官名,三国魏置,为诸男国属官,掌祠祭。魏元帝时实行五等爵制,王、公、侯、伯、子国掌祠祭的长官称典祠令,男国掌祠祭的长官
官名。西夏置,为谏师位之一,为诸王之师。在中书、枢密位下,与中等司等。
封爵名。东汉末年吕布被封为温侯。《三国志·魏书·吕布传》:“允以布为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共秉朝政。”
官名。见“弘文馆”。
官署名。吏部诸司之一。详见“司勋”②。官署名。隋始置,为吏部四司之一,主勋赏之事。司的长官,隋初称为侍郎,以员外郎为佐官。炀帝改为郎与承务郎各一人。唐沿置,以郎中、员外郎为正副长官。司勋郎中一人,从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