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甲
唐初禁军名。《旧唐书·隐太子传》记武德初,建成以太子身份“私召四方骁勇,……畜为宫甲,分屯左右长林门。”到建成败亡,这支军队即被消灭。
唐初禁军名。《旧唐书·隐太子传》记武德初,建成以太子身份“私召四方骁勇,……畜为宫甲,分屯左右长林门。”到建成败亡,这支军队即被消灭。
(1)分封制时代授予贵族的爵位。有侯、田、男、卫诸称,合称诸侯。诸侯之下有大夫,大夫之执政者称为卿。参见“分封制”。(2)官僚制度形成以后授予官员或贵族的爵位。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废除,封建性的官僚制度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置,从九品,为散职。武散官名。隋炀帝时置,秩从九品。
官名。护国军政府军务院置,根据《军务院考实》第五编《职员录》记载,员额一人,在对内对外有特殊事故时,经抚军会议同意后派出,掌办交涉事务。其下并有特任外交副使二人。
满语官名。汉译为“尚膳总领”。为盛京三陵(永陵、福陵、昭陵)官。
官名。汉朝隶将作大匠(将作少府),领本署工徒修造宫室宗庙陵园道路等,秩六百石。官吏犯法,常输右校为工徒。三国魏沿置(一说并归材官校尉),七品。西晋省。南朝梁、陈复置,隶大匠卿。隋、唐为将作监右校署长官
官名。唐代宗时始置,为客省副长官。五代沿置。宋初用为横行武官阶,不领本职。太祖乾德二年(964)定为视六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始为职事官,员二人,从七品,佐客省使掌契丹、高丽国信使见
官员的职位。《史记·日者列传》:“才贤不为,是不忠也,才不贤而托官位,利上奉,妨贤者处,是窃位也。”
官署名。北宋徽宗宣和(1119—1125)年间,蔡絛为遨取宠信而建议创置。拘括四方金帛及府藏所储,入藏此库,作为皇帝私财。官库名。宋宣和间,蔡绦为博取徽宗的宠信创建宣和库,掌收储财物,分列泉货、币
参见“署缺”。
官名。南朝梁武帝中大通四年 (532)置,掌出征军务。以使持节、都督瑕丘诸军事、安北将军、兖州刺史羊侃为之,随太尉元法僧北讨。权任甚重。军还,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