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宣武将军

宣武将军

官名。金朝武散官三十四阶第十八阶,从五品下。元朝亦为三十四阶武散官第十八阶,从四品,宣授。明朝亦置,为武职从四品之初授。清初沿置,为武职中属绿营者从四品之封赠。乾隆二十年(1755),改宣武大夫。五十一年,与八旗从四品统一定为宣武都尉。


官名。金代武散官从五品下授宣武将军。见《金史·百官一·武散官》。元代武散官从四品授宣武将军。见《元史·百官七·武散官》。明代武散官从四品初授宣武将军。见《明史·职官一·兵部》。

猜你喜欢

  • 尚乘寺

    官署名。元至元二十四年罢卫尉院,始设尚乘寺,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升为院,秩从二品,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复为寺,秩正三品,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降为从三品。掌上御鞍辔舆辇,阿塔思群牧骟

  • 捐复

    清朝捐纳授官途径之一。凡官吏因公失误或无实犯赃私而受到降革留任、离任、夺衔、夺资及摘翊等处分者,可以纳捐坐补原缺,称为捐复。旧例,官吏缘事受处分,非数年无过,不得开复。乾隆(1736-1795)中,初

  • 护西戎校尉

    即“西戎校尉”。官名,三国魏置,也省称西戎校尉,掌雍州等少数民族事务,领兵征伐。晋和南北朝多沿置,常兼任雍州和梁州刺史。

  • 家马厩令

    官名,汉置,又称家马令,掌皇帝私人所用御马。详“家马令”条。

  • 馆阁编校书籍

    官名。北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置,为馆阁职事之一,不兼他务,专掌编校三馆、秘阁图书,以二年为一任。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废。

  • 南北通注铨法

    即“南北选”。

  • 差遣委员

    官名。北洋政府时期,袁世凯任总统时设于总统府,掌承差遣办事。

  • 鹰扬将军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中曹操置,三国魏、两晋沿之,是杂号将军中地位较高者,西晋时曾作为荆、兖等州刺史的加官,魏、晋皆五品。十六国前燕、前秦亦置。南朝宋为五品。梁时地位明显降低,武帝天监七

  • 殿中曹郎中

    官名。北齐殿中尚书所属有殿中曹,“掌驾行百官留守名帐,宫殿禁卫,供御衣仓等事”,以郎中一人为主官。见《隋书·百官志中》。

  • 池薮部丞

    官名。北齐置。见“池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