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钞司
官署名。明朝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置掌印太监一员,佥书、管理、监工无定员。掌造宫中所用粗细草纸。
官署名,明朝置,掌造粗细纸。其官有掌印太监一员,佥书、管理、监工无固定人数。见《续文献通考·职官·内侍省》。
官署名。明朝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置掌印太监一员,佥书、管理、监工无定员。掌造宫中所用粗细草纸。
官署名,明朝置,掌造粗细纸。其官有掌印太监一员,佥书、管理、监工无固定人数。见《续文献通考·职官·内侍省》。
官署名。明太祖洪武二十九年 (1396)于五军都督府分置,专掌文牍。后革。
官名,东汉置,为郡县尉曹副长官,掌佐尉曹掾转运卒徒。
官名。西晋置,为领兵武职,属东羌校尉。见《晋书·李流载记》。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东王府,员额八十人,官阶为职同将军。参见“典马”。
宦者官署。北齐置,属长秋寺。设令、丞、宫教博士等,掌晋阳宫庶务。
内官名。三国魏文帝置,位次皇后。晋武帝列为三夫人之一。十六国前赵分为左右,后赵位视列侯。南朝宋、齐均列入三夫人。梁亦置,制不详; 陈则同晋制。北魏亦置。皇帝的妾,也是宫中女官,三国魏文帝始置,位次皇后
即“必阇赤”。
官制用语。即官员目前所有的任职资格。《魏书·崔挺传》: “后改定职令,(崔)振本资惟拟五品,诏曰: ‘振在郡著绩,亦有褒升。’除太子中庶子。”
官名。北齐置。属太子左、右卫坊,位在太子内直备身正都督之下。从五品。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民部中大夫畿大夫下大夫属官。正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