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祝令

太祝令

官名。秦朝置,属奉常。西汉属太常 (奉常),有丞。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更名祠祀。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又名庙祀。东汉复称太祝令,秩六百石,有丞一人,职掌大祭祀时宣读祝文和迎神、送神等事宜。三国魏沿置,秩六百石,七品,有丞。职掌、隶属同。西晋南北朝因之。南朝宋设令、丞一人。南齐同。梁位一班。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91)官品令定为从五品上,太和二十三年官品令定为九品上。北齐于太常寺下置太祝署,掌郊庙赞祀、祭社衣服等事,以令、丞主之。隋初沿置,员一人,从九品上。炀帝大业三年(607)罢。


官名,商朝始设太祝,与太宰等为六太。周设太祝下大夫二人,掌六祝之词以祈福祥。秦设太祝令丞,汉沿置,西汉初名太祝,景帝中元六年更名祠祀令,武帝太初元年又更名庙祝。东汉又称太祝令,俸六百石,凡国祭祀,掌读祝及迎送神;庙祭,主席酒。有丞一人,员吏四十一名,祝人一百五十名,宰二百四十二名,屠者六十名。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奉常》、《后汉书·百官志二》。其后,晋、南朝宋、齐、梁、陈及北魏、北齐皆因之;隋初置太祝署,有令丞;炀帝罢署,留太祝八人。唐代也只称太祝,掌出纳神主和读祝文。见《通典·职官七·太常卿·太祝》、《隋书·百官下·太常寺》、《新唐书·百官三·太常寺》。

猜你喜欢

  • 广西部

    官署名。① 明朝户部十二属部之一。洪武二十三年(1390)改原民部、度支部、金部、仓部四属部而置十二属部,分别以十二布政司为名。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领广西布政司户口、钱粮等事。部下分设四科

  • 破鲜卑中郎将

    官名,汉置,位低于将军,同于校尉,俸比二千石,掌屯卫兵,主征伐。《后汉书·孝灵帝纪》:“八月,遣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出云中,使匈奴中郎将臧旻与南单于出雁门,护乌桓校尉夏育出高柳,并伐鲜卑。”

  • 大贝勒

    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代善在八和硕中列位最前,称大贝勒。又八和硕贝勒中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势力最强,被合称“四大贝勒”。

  • 统带

    官名。即统带官,清末新陆军标之长官。正三品,掌辖全标。详“统带官”。官名。清代禁卫军和新军,统辖一标兵的长官称统带。见《清史稿·职官六·禁卫军》。

  • 县门下掾史

    县门下吏名。汉置县门下掾与门下史,均见《两汉金石记》一一《邵阳令曹垒碑》,其职掌为办理县廷内部事务。《晋书·职官志》不载,而《晋书·刘卞传》有门下史。

  • 弘义将军

    官名。北齐置。为褒赏军功勋臣的闲职,五品。武官名。北齐设置,用以褒赏勋庸,秩正五品上。

  • 河南江北行省

    即“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

  • 右鹰扬卫大将军

    官名。即右武卫大将军,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中宗神龙元年(705)复名右武卫大将军。

  • 布库

    官署名。宋太祖建隆元年(960)置,隶三司,掌收储诸州所纳布,司其出给。设监官二人,以京朝官及三班使臣充任。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隶太府寺。官库名。宋置,属太府寺。掌收受诸州输纳布匹,

  • 拉堆洛万户

    官名。元朝乌思藏十三万户之一,隶乌思藏宣慰司,治所在今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县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