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将军
西汉杂号将军名,一般地说,将军皆掌征伐,而独此与五利将军、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天道将军不掌征伐。汉武帝想长生不老,膠东宫人栾大欺骗武帝,武帝便封栾大为五利将军,佩五将一侯印。《史记·封禅书》:“栾大,膠东宫人……乃拜大为五利将军,居月余,得四印,佩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印……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大见数月,佩六印。”栾大被封为乐通侯,五将印加一侯印,共六印。
西汉杂号将军名,一般地说,将军皆掌征伐,而独此与五利将军、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天道将军不掌征伐。汉武帝想长生不老,膠东宫人栾大欺骗武帝,武帝便封栾大为五利将军,佩五将一侯印。《史记·封禅书》:“栾大,膠东宫人……乃拜大为五利将军,居月余,得四印,佩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印……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大见数月,佩六印。”栾大被封为乐通侯,五将印加一侯印,共六印。
官署名。北齐设置,掌饲养牛羊等牲畜,以供应宫廷之需。各设署令为主官,秩从八品。见《通典·职官二十·北齐官品》。唐宋唯称牛羊司,参见该条。
官名。北齐置。成安县属官,主管十一行经途尉,九品上。
官署名。北齐置,设都尉。管理公羊之牧养。隶太仆寺司羊署。
官名。南宋置为殿前司长官,为三衙最高军职之一,掌诸班直禁军扈卫之事。武官名。南宋置,见“殿前司”。
官名。北宋初年置,为横班诸司副使之一,多不预閤门之事,仅为武臣迁转之阶。太祖乾德二年 (964),定为视六品官。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置为职事官,员二人,从七品,掌供奉乘舆、朝会、游幸
官名。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置,属光禄寺,秩从五品,掌同大都尚酝局。设提点一人为主官,下设大使、副使、直长各一人。
官名。三国魏置,授予外戚。《三国志·后妃传》: “初,(卞) 太后弟秉以功封都乡侯,黄初七年 (226),进封开阳侯,邑千二百户,为昭烈将军。”五品。杂号将军名,三国魏置,掌征伐。《三国志·魏书·后妃
官署名。即“浙江清使司”。
官名。北齐置。为左、右卫府直卫属官,负责舆驾出入的侍卫。从七品。
见“勋旧佐领”。